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参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感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

刘老庄对于我来说是很熟悉的一个地方, 我是淮安市淮阴区人, 家乡 离刘老庄不远, 骑车不过二十分钟路程, 瞻仰刘老庄烈士陵园圣地自小就受熏陶, 记得小学时候第一次去烈士陵园, 那次的经历记忆犹新, 在以后的日子里, 有不少次都在每年的 3 月 18 日去参观烈士陵园。

记得在今年 3 月 18 前去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那天是傍晚到达, 那是的陵园里一片葱绿, 当时留下的最深的感受, 就是经过八十二棵松的旁边有一种阴森恐怖的压迫感。2011年 10 月 29 日星期六今天利用星期回家又一次前去, 几个月后再游刘老庄, 这一次是与上一次完全不同的感受。

映入眼帘的是新落成造型别致的纪念馆。纪念馆分上下两馆, 上馆是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有三个展厅, 第一展厅陈列着白思才、 李云鹏的画像和烈士们的遗物及介绍刘老庄战斗的有关资料。 在这里我驻足很久, 一件件的细细品读。 第二展厅是关于刘老庄战斗场面的图片艺术再现, 图文并茂, 引人入胜。 第三展厅是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赞扬刘老庄战斗的文章节录,刘老庄连及所在部队、 地方各级机关、 社会团体的挽联、 挽帐和纪念活动的图片资料。 再看下馆是淮阴革命斗争史陈列馆, 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我党领导下的淮阴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国内外敌人浴血奋战的历史, 内容丰富, 史料翔实, 是难得的爱国主义、 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新中国成长的不易, 更激发了我的爱国之情。

来到纪念碑广场, 远远望去, 八十二烈士纪念碑犹如两支架立的钢枪直刺蓝天, 顶天立地。 看资料介绍, 纪念碑主体高 19.43 米, 代表 1943 年, 碑体钢枪架立与大理石底座构成“八二” 字样, 碑基是三座红色平台, 共有 18 级台阶, 寓意 3 月 18 日。 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方是原新四军副师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碑名“八十二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前是宽阔,平坦的广场, 每年的 3 月 18 日、 清明节, 这里人海如潮, 白花似雪, 数万人再此集会进行祭扫、 纪念活动, 缅怀先烈光辉的战斗业绩。

通向烈士墓的路上, 绿树如荫, 空气清新, 让人心旷神怡。 走至陵园栽植的八十二棵松树林、 八十二棵龙柏林和八十棵水杉林, 油然而生出一种壮烈, 一种敬意, 一种必须驻足凝视之的心情……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就是一位勇士, 八十二棵松就是八十二位勇士, 不怕风吹雨打, 巍然屹立, 永远守卫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 一棵棵松柏就像一个个哨兵守护着他们的神灵, 永远永远高高伫立着。

通过再次瞻仰使我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礼, 感触很深!

篇二

一: 这里很安静, 可是被我们打破了。

参观烈士陵园, 内心感触很多, 但又很难描述内心的那种感觉, 走向 82 烈士烈士陵园墓的时候, 我不敢大声说话, 因为这里很安静, 我很怕打扰了在这里沉睡的烈士。 可是我并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其他的人, 边走边笑, 似乎他们进的不是烈士陵园, 而是娱乐场所。

二: 感到光荣, 可是又有点难受。

平时高唱“热爱祖国, 热爱共产党”, 总觉得太娇柔造作, 可是当我在烈士墓前, 举起右手的时候, 我感觉到, 作为一位预备中国共产党员, 是多么的荣耀。 当我在默默行注目礼的时候, 却响起了一阵不和谐的声音, 有一群女孩子笑了, 我想她们是在笑我何必这么严肃认真, 可是我就不明白了, 难道这也值得笑吗? 难道这些发出笑声的人, 就不觉得这是对先烈的亵渎吗? 我心理着实有些难过, 社会总在说, 90 后怎么怎么的不好, 有些时候还真的就是这样的。

三: 只要精神在就好

当我围绕着墓地走一圈, 当我绕过墓地的时候, 我真的是有点都不敢呼吸了, 我不知道先烈们现在是在看书, 还是在休息, 是坐着, 还是躺着, 我们这样会不会惊扰了老前辈。中国共产党真伟大,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我想只有有代表性的东西, 对人们的鼓励才有更重要的作用。 余秋雨的《废墟》 真的是不错。 烈士们的精神是一致的, 铭记 82 烈士, 不仅仅是铭记一个人, 更是铭记一种精神。 建烈士陵园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铭记历史, 感受先辈们的精神。

这里有许多手稿, 文件, 报纸, 等等。 看着这些东西, 我慢慢想象出在那个战争年代, 烈士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天天都会有死亡的威胁, 吃不饱, 穿不暖, 但他们还是为了消灭敌人而抛头颅, 撒热血, 有一种精神支持着他们, 这种精神真的很伟大。

回家的路上, 远远的看着八十二烈士陵园的大门, 看着那幅黑白有力的对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 从黄昏达拂晓全连苦战殉刘庄”, 烈士们的形象愈加高大威猛, 一种真正的崇敬从心底升腾!

我想: 也许, 时间会冲淡记忆, 但人们决不会忘记, 为祖国牺牲的人们, 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 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 但爱党、 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 游客纷至沓来, 重温历史, 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 一个个逼真的场面, 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 也让我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 他们为真理而战, 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 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 真是可歌可泣。 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 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 让我感慨不已, 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 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 爱人民的心。 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 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 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 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 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 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新时期, 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 攻坚克难。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我的工作就是努力学习, 回报社会。 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 更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先进性的方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