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知识点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盐、薄、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解读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三、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赵宗成、朱明元,《观潮》一文为他们共同所作作品,二人现状不详,均已退休。因为这篇文章被收录于课本之中,所以广为流传,他二人的作品还有《梦在脚下搜索》,其他作品现无从寻找。

 

 

四、生字组词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kuò(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lǒ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来)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五、多音字

 

笼:lónɡ(鸡笼 、蒸笼)lǒnɡ(笼罩 、笼络)

 

闷:mēn(闷热 、闷声不响) mèn(烦闷 、闷闷不乐)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hào(号令、括号)

 

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 、兴隆)

 

观:ɡuān(观看 、奇观)ɡuàn(道观 、白云观)

 

薄:bó (薄弱 、单薄 、薄雾) bò (薄荷)báo(薄饼)

 

 

六、近义词

 

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七、反义词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宽阔——狭窄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平静——喧闹

 

八、文中四字词语积累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九、理解词语

 

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雾很大。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闷雷:声音低沉的雷。

 

涌来: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十、课文分段

 

第一段(1):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2):写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3--4):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5):写潮退后的景象。

 

十一、句子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十二、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十三、课文主题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十四、写作特点

 

本课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浪潮浩荡的气势,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如何写好比喻句呢,首先,要恰当使用好比喻词(如:好像、像、犹如、仿佛等),其次,比喻要形象贴切,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比喻要通俗易懂不能牵强附会。

 

教材课后习题

 

 

2.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

 

“快看,潮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向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拱起了一条白线,浮在宽阔的海面上,向葫芦把儿这边促来,越来越近,清晰地看见白线伸出的地方巨浪翻滚,伴着闷雷般的轰鸣,大地仿佛也在颤抖。游客们屏息凝神,惊恐好奇的眼睛注视着神使鬼差的奇景……

 

同步练习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   钱塘江   天下奇观   被   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        和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           ”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参考答案:

 

一、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齐)头(并)进

 

二、1.嘲  朝  潮  2.拢  笼  珑

 

三、1.人山人海  2.若隐若现  3.风平浪静  4.人声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4  2  1  5  3

 

六、潮来时  潮退后  天下奇观

 

七、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八、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