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10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本教育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本教育优秀心得,欢迎大家来阅读。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1

从事了十多年的师本此_文_来_源_于__报告汇报 httP:// ] 间也差不到哪儿去,为什么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当然就是效率问题了,所以这是值得我花心思去研究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不同,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师本教育是教师掌控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生本教育是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任务前置——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课前/课后)——共同解决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讨论。生本教育实施后的发生了“六大变化”

(1)进图书阅览室的学生多了;

(2)上课睡觉的少了,发言的多了;

(3)教师备课注重实效的多了,繁琐的教案少了;

(4)学生思维活跃多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少了;

(5)师生关系和谐多了,学生负面情绪少了;

(6)敢于创新的学生多了,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

总之,通过学习,我虽然学得很肤浅,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要激扬生命的理念我还是理解的。所以我还应该不断学习,以自己的成长为已任,为学生的发展服好务,不断寻找能够激扬学生生命的方式方法,不断寻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上一个档次。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2

这些天,我一直都和其他教师一样,在认真的学习郭思乐教授所写的生本教育这篇文章,刚开始读时我有些茫然,什么是“生本教育”?怎样才能施行“生本教育”?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静下心来,非常认真地读了“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这篇长长的文章。通过学习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

让学生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堂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懒惰,懒得思考问题,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低。

两年前我校在杜郎口中学的影响下也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由一名同学展示完成后,其余有不同观点的同学会抢着到黑板上讲解,无需教师点名指派,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同学争论问题的情景。做事情应该从小做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从小养成,由于改革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高年级了,要想让他们改变上课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得到的,所以教改革上困难重重。

在我的思品课堂上,也曾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课前我精心准备了大量教辅用具(比如图片,实物模型等),课上还亲自带领学生动手做实验,可我发现,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新授知识上,而是被各种教辅用具吸引了,他们忽略了学习知识。

热闹的一节课上完后,真正掌握新授知识的学生寥寥无几。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郭思乐教授的“新错误观”——“评研”的理论基础。他说:“儿童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激发了思考。

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真知。”他提到“传统上,我们总要求学生的认识‘一次性完成’,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生本’的学生,我们给他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式提高来完成。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他提到一个例子,让我感触很深。

他说:牙牙学语的孩子有时候会犯一些令人发笑的错误。比如:他学着别人的口气,认真地把自己的爸爸称为“你爸爸”。这时,他会惊异地发现,周围的大人们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或许还有一个温柔的手掌,拍一拍他的脑袋。没有谁会生气、发火。

我们都知道:这点错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不了多久,这个走起路来还跌跌撞撞的小不点儿,就能学会全套的、精准的.、完美的母语,他自然会排除自己的错误而趋向正确。哪怕他说话比别人晚上一年半载,父母也不会着急。因为父母相信,他迟早能够学会,不过是略晚一点而已。

我现在是一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孩子在学前时我很有耐心,然而,孩子上学了,我反而变得烦躁,失去了原有的耐心,开始否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只要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情,我的孩子也必须做到,只强调自己的虚荣心,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切身的感受,使她变得着急起来,一旦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的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这可能十多年教学的职业病吧,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对待,何况是其他孩子呢!其实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他们小时候学习母语是相似的。

从模仿跟学,到尝试自己做,反复实验后才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并能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的确有点扭曲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我们似乎很在意学生犯错误,希望他们能在同时间内掌握相同的知识。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不能允许错误的出现呢?“评研”,正是体现了对儿童学习人格的尊重,为他们提供了“出错”和“改错”的机会。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

在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

在生本教育这篇文章中郭思乐教授列举了强有力又吸引人的事例,让我们一再地感受到那里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有趣,意义十足,也为那里的学生感到欣慰,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教学中,我觉得我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学作风,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我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允许他们犯错误,而且是可以多次犯错。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3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为了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但是这次在广州实地参观学习了生本教育之后,我觉得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目光仅仅是停留在教师如何去教的问题上,对学生如何高效的学考虑得不够,可以说还十分欠缺。这次有幸现场聆听学习郭思乐教授的全新的理念,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理解。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以前的课堂,每一节的上课内容不会预先告诉学生,很多的问题都是突发式的,因为我觉得学生都知道了上课的内容与问题,这节课就没有了新鲜感与吸引力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实现。生本教育其中的理念是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前置性作业是对学生课前先学的一个引导。如果说课前的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回到课堂把故事说出来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把课前阅读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带动了听与说的训练,能说会道是为了以后的写做铺垫的。可以说,充足的先学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这次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中,不是“教”觉得“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停留在教师“教”上的居多,关注学生“学”的过少。“生本教育观”的提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思考。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4

在“生本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案例较多出现在小学阶段,中学生对“生本教育”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并且在有些学校(特别是中考、高考成绩较好的学校)还出现排斥的现象,他们不愿意参与讨论,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总是希望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答案,郭思乐教授发出感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其求知欲和表现欲一般要下降。”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一所普通高中来说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最根本的因素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这些教师身上,如果我们从心里抵触“生本”教育,还是按照“师本”教育进行,那么就永远跟不上教育的发“生本教育”展方向。学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通过学习,我觉得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把“生本教育”落在实处。

首先:我们要主动的去迎接“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魅力,学生才能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所感染,并且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落到实处。

其次:我们要应用“生本教育”理念去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想应从三个方面去做:第一是课前。课前要给学生留下预习提纲,设置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以及查阅相关书籍或是登陆网络查找,完成相关的内容。第二是课上。课上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好把学生分成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可以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可以全班同学讨论交流区结决,在这其间,教师可以顺势利导,做个真正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第三是课后。课后要做到对知识的及时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够相应的检测习题(或是作业)。

再次: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

由于我们是普通中学,学生基础比较弱,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这对“生本教育”是一个冲突,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而不去做,或是不愿意去做。如果能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我们的培养下都能各显其才,那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这虽然加大了我们的难度,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去安排我们的教学使他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

最后:要不断反思和总结。

我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成功和缺憾的,成功的我们要继续保持,缺憾的地方我们及时调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去完善。

生本教育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但要完全的展开和实施确实又有难度,通常“师本教育“和“生本教育”会夹杂在一起,有时还会感觉“生本教育”太慢影响教学进度,但我们要理清思路,是学生学习、还是我们讲教材?我想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本”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所以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理念问题而误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5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 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6

任教十余载,回头一想我感慨万分。刚毕业那会儿,多数老师都只知道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们,一节课下来,老师喋喋不休地从头讲到尾,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讲得精疲力尽,结果授课效果并不太好,老师也一愁莫展。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一轮接着一轮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也逐渐尝试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教学手法与授课方式也有了巨大转变,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切为了学生能自主学到知识而授课。我认为生本教育的宗旨就是课堂气氛一定要热烈。当然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活跃,而不是教师领着学生做秀,同时要让学生真正地活起来,而不是处于等着喂知识,是去主动寻觅自己要掌握的知识。

在《生本教育》一书中,郭思乐教授说: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一句话道出了生本教育的内涵。生本教育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教育。读到这儿,我自问自己:我们眼前的教学模式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也有很活跃的课堂活动,这不正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继续读下去,找到了答案,其实不然。我们一直沿用的教材、教法和教案,都只是为教师而设计的,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施展拳脚的时间和空间。至于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也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师本教育模式。它和生本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天性和潜能,而生本教育从教材、教法到教师都给了学生自然发展的空间,在认知的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意志和学生的认识规律。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先主体后主导

生本教育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里表面上看不过是句序的颠倒,实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因而我们说教育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忘记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二、全面依靠学生,重视学生资源

生本理念指出,教育的终端是学生,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内化,人的获得最终是依靠学生。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学资源。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化的积极性是基础性资源,其他资源最终必须和学生资源相结合或化合,才能发挥效益。依托学生资源进行教育,容易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我在教育教学中,常常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教多还是教少,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或者完全不教完全托付给学生。

学习生本的相关理念,更新自身教学技能。接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现对本班的语文教学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老师结合学生手中的《语文读本》、《小学生天地》等书籍,布置看课外的作业。通过家长签字、词句的摘抄、评比读书星、讲讲等形式交流学生的读书收获,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并且努力做到早晨、中午有10分钟的读书时间。

2、加强写话的练习。结合每单元的主题以及学校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练习写话。可以在书本上写一两句,专题性的写在作业本上。力争每周写一篇。

3、加强学生字词的掌握练习,在上新课之前听写前一课的生字。并做到及时批改、订正。

4、坚强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提倡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主要以组长检查读书类的作业、同桌互相交流。

从事了十多年的时间也差不到哪儿去,为什么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当然就是效率问题了,所以这是值得我花心思去研究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生本与师本教育的不同,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师本教育是掌控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生本教育是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生本教育的具体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任务前置——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课前/课后)——共同解决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讨论。生本教育实施后的发生了“六大变化”

(1)进图书阅览室的学生多了;

(2)上课睡觉的少了,发言的多了;

(3)教师备课注重实效的多了,繁琐的教案少了;

(4)学生思维活跃多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少了;

(5)师生关系和谐多了,学生负面情绪少了;

(6)敢于创新的学生多了,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

总之,通过学习,我虽然学得很肤浅,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要激扬生命的理念我还是理解的。所以我还应该不断学习,以自己的成长为已任,为学生的发展服好务,不断寻找能够激扬学生生命的方式方法,不断寻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上一个档次。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7

生本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生本教育的理念特别好,能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和本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这让我想起了《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一般情况人们会认为,把梳子卖给和尚是不可能的。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三位销售员。

销售员甲,来到一座寺庙,对主持说:“主持,我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求求你,发发慈悲,买一把梳子吧”于是甲买掉了一把梳子。

销售员乙,来到同一座寺庙,对主持说:“每天如此多的善男信女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而来,只为拜佛求愿。但他们大多满脸污垢,披头散发,如此拜佛,实为对佛之大不敬,而您身为寺院主持,却对此视而不见,难道没有失礼吗?”主持一听,顿时惭愧万分,“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有何高见?

销售员乙:“主持勿急,此乃小事一桩,待香客们赶至贵院,只需您安排盥洗间一处,备上几把梳子,令香客们梳洗完毕,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拜佛即可!”于是乙买掉了10把梳子。

销售员丙,来到寺庙找到主持后,深施一礼,“主持,您是否想过振兴佛门,让我们的寺院名声远播、香火更盛呢?”“阿弥陀佛,当然愿意,不知施主有何高见” “主持,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作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阿弥陀佛,本寺又有何物可赠呢?”

“在下为贵院量身定做了1000把精致工艺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贵院字号,并刻有“积善梳”“功德梳”,香客得到高僧赠的梳子会特别高兴,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可让贵院名声远播,更会有人慕名求梳,朝圣着会更多,香火会旺”。主持大喜,于是丙买掉了1000把梳子。

甲运用了和尚的慈悲心,同情心,是求来的。乙是引发“善男信女在佛主前,需要先梳理头发仪容”的这个需求。丙刺激出“提供前来上香的一种纪念”为由,引发出持续性的需求。

那么生本教育,我认为教师要成为丙,找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变“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实践生本这么长时间,总体感觉很好,学生现在变得自信,大方,敢于展示自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并积极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组织能力也变强。学生高参与,高热情,高效率。小组合作有效,学生能把我布置的问题研究出来。小组长的能力较强,能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并能很好的调动本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困难找学生,学生总能想办法解决。

记得我在讲《线段 直线 射线》时,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高,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学5分钟后,让每个小组汇报一块内容,孩子们概括的特别好,有的小组讲得特别精彩。整节课学生们各抒己见,整节课掌声不断,尤其是王炯杰同学把射线,直线,线段的区别概况的特别完整,当心然同学举例说生活中的那些可以看作射线,她举得汽车灯射出来的光线可以看作射线,说明学生很善于观察。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学生真的很有潜力,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会展示出优秀的一面。但是有个别孩子不能参与其中,我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他们。

生本之路,我要静下心来专心研究,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生有这样的和谐关系:信任、尊重、欣赏、依靠学生。课堂中争取把控好课堂,多培养出优秀学生。因为我相信优秀学生是成批出现的,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反思,有问题,找原因,想措施然后解决掉,争取把该让学生学会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生会的我不讲,学生不会的自己研究或小组合作学会。我只是点拨,启发,引导,评价。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8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在探索中寻求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策略,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学校文化浸润下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其倡导的“教师要从前台走到幕后,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观点,正是在课堂上很好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写照。生本课堂教学中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观念,利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较快,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近段时间,通过听观摩课、集体学习、上网查生本教学的资料,也和其他老师一起试着上生本课,现在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对生本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二、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

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在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1、设置好前置性作业,放手让学生预习。

生本教学的原则是“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有备”就是指提前做好预习作业,做好上课的准备。可见,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就尤为重要。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2 、组织好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每组选出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任务分配等事务,组内成员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确实无法解决可以向教师提出,如问题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交流,展开全班性的讨论,这样做真正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得到了解放。

本课堂看似简单:1、布置前置性作业。2、小组讨论。3、全班讨论。4、教师点拨指导。可实际上,要想上好生本课,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点拨时的“收”和“放”,教师要有获取并灵活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能力,通过点拨,让学生向更深处迈进,也就是“放” ;通过点拨,让学生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学生引到正轨上来。收放自如,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激扬生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其实,这一点一拨,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这需要教师有较深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学生,这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正确的道路。引导学生自己学,教师只起到帮学的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些都是对生本课堂的写照。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教师在什么时候帮,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还应该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总之,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允许他们犯错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更深的发展。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9

在丁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随后, 一起听了郭思乐教授和专家报告,后来,我们观摩了小学的语、数、外3节示范课和初中英语、语文2节生本示范课, 亲身感受了原汁原味的生本课,的确很精彩。通过几天的生本培训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生本教育”理念,渐渐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 它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生本教育”首先是教育观的问题,教育不应当是围绕分数转,为了升学转,应当回归到它的根本: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试想今天我们强加给学生的这一切真正是他们想要的吗?真正对他们一辈子有用吗?他们之中即使少数的人成功了,但他们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郭教授提出的依靠学生自主地学习,可主宰、独立、自由地获取,是自然合理的教育新思路。

二、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以前,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总认为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多说话,我这才意识到,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如何开展教学?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四、创设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愿学、乐学。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矗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对我的课堂改革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及时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我们的教育才有出路。

自我校开始实行生本教学以来,我的课堂一直没有放开,没有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学习生本以后,深深认识到生本益处,所以,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自己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10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儿童的潜能无限,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云激励他,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不是教师完成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而是依靠主动的学。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生本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20__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郭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生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先学”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情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感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生本教育优秀心得10篇相关文章:

2021党员教师年度思想工作总结十篇

教师提升能力工作总结范文10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