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市民政局2024年上半年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市民政局2024年上半年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深化平安x建设任务分工,我局采取有利措施,扎实推进平安x建设各项工作落实,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发挥社会规范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

  指导县(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规则》等制度,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村民x章程》、《村规民约》,采取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成为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准法”的x规范,是村民x的表现,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具有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戒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促进村民x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管。今年上半年新增社会组织xx家。制定对保留取消下放转移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办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依法查处社会组织中介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取缔非法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围绕行政改革审批事项要求,认真开展研究,制定相关行政部门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领域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进一步对社组织登记等x项社会事务进行梳理并制作了责任清单,明确权责关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采取单独组建、行业联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进一步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使社会组织党建率年内达到xx%以上。强化年检工作,对xxx个社会组织进行了年检,对活动不经常、作用不明显,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或违纪违规的社会组织,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整改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撤销登记。根据x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化“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实施方案》(x党办xx号)文件精神,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根据x区民政厅《关于在全区社会组织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年”行动的通知》(宁民字xx号),开展了在社会组织中“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年”活动,规范了社会组织行为。

  二、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排查摸底。积极配合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开展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摸底工作,排查摸底沙坡头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xx人。二是强化社会救助。认真贯彻x区《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及时下发文件,配合公安和计生卫生等部门,对住院治疗的、家庭生活困难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给予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健康恢复、度过难关,有效预防了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三是加强流浪精神病患者管理。积极与x卫尔康精神病院合作,签署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救治协议,对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给予免费救治,年内共救治流浪精神病人x人;对x名存在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联系户籍地民政部门后,护送返乡。

  三、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指导县(区)完善星级和谐社区考核体系,将居民小区治安状况纳入星级和谐社区考核内容,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力导致发生“民转刑”命案的实行“一票否决”,对“两抢一盗”案件易发多发的,不得评为两星级以上和谐社区。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员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走访制度、绩效考评制度、服务公示等制度。开展“三统一”工作,即:统一网格示意图、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服务内容,并广泛公示;统一制作工作胸牌(证件)、服装,规范网格员入户走访;统一制作并向居民发放网格服务联系卡,方便居民联系。经常性开展 “入网巡查、入户核查”工作,紧紧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残疾人以及社区服刑、戒毒、刑释解教等重点人群,及时采集、上报和更新网格信息,及时收集和上报社情民意,切实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

  四、积极做好民政服务对象基础信息提供工作

  建强民政服务对象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基层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社会服务业统计等多个互通共联、信息共享的民政基础信息服务平台,指导县(区)民政部门做好民政服务对象基础信息收集、录入、更新管理等服务工作,及时按照市县区综治部门需求,提供民政服务对象基础信息。

  五、加强来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一是加强来卫生活无着人员救助,依托救助站对来卫少数民族生活无着人员本着尊重民族习俗、尊重本人救助需求的原则,积极提供饮食、住宿等生活服务,帮助购买车票,尽快助其返乡,上半年先后帮助xx位来卫少数民族生活无着群众返乡。二是加强生活困难救助。对来卫打工、居住等类型的少数民族群众,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积极帮助来卫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

  六、配合公安等部门,推动建立农村地区治安防范机制

  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指导县区对村(居)干部进行《村(居)委会组织法》等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制作展板、法律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村(居)民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切实增强村民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治安防范和农村治保工作,管理和控制刑释解教等重点对象,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七、配合公安部门,结合“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结合“和谐社区”指导县(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工作,加强教育和帮扶,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建立了义务治安巡防队伍,开展义务治安巡逻,每个社区配备x名民警,社区网格员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及时掌握居民家庭各类信息和服务需求,帮助居民群众解决日常身边发生矛盾问题。

  八、指导各县(区)民政部门,向市综治办等部门积极提供民政服务对象基础信息,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强化基层信息化建设,依托x区民政云应用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完善民政救助信息系统,和住建、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签订信息共享协议,按照综治部门要求,及时提供民政服务对象基础信息。

  九、配合市司法局,加强专业调解组织和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重点从婚姻家庭纠纷方面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方面的矛盾化解,通过成立专业调解组织和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搭建更加专业化第三方化解纠纷平台,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于xxxx年xx月培育成立了x市生定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把纠纷调解与民生工程相结合,通过合法途径化解纠纷,为当事人化解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对于家庭困难的当事人,除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赔付外,积极协调民政、社保、残联等相关部门以及镇乡各级基层组织,形成了“化民忧、解民困”的合力。近年来,共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xxxx余起,调解重大社会矛盾纠纷xx起,其中,化解家庭婚姻矛盾纠纷xx多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双丰收,为党和政府架起了一座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十、配合公安等部门,发挥社区网格员的作用,排查化解矛盾问题。

  建立网格员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工作制度。加大社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做好矛盾纠纷问题排查调处,开展社区矫正、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完善重点人口管控措施,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严密辖区治安防控,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群众加强技防、物防设施建设,提高辖区治安防范水平。

  十一、发挥x组织作用,依法打击“两抢一盗”。

  积极配合公安、司法部门指导县(区)依法健全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村(居)委会x组织,村(居)委会下设治保治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村(社区)治安防范、人民调解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居)民会议、村民(居)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规则》、等制度,有效发挥村(民)的参与决策权,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居)民代表会议,凡涉及与村(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实行民主决策,每年对村(居)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指导县区对xxxx多名村(居)干部进行《村(居)委会组织法》等法律知识培训,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基层民主法规知识宣传,切实增强村(居)干部、党员、村(居)民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协助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帮助和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

  十二、指导县(区)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面摸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底数,通过对出租房信息的摸排实现对流动人口信息的全面掌握。

  指导县(区)网格员对小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进行认真摸底调查,及时将流动人口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网格员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走访制度、绩效考评等制度,网格员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入户走访和居民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流动人员信息档案,实行流动人员挂牌管理,网格员及时掌握流动人员家庭各类信息和服务需求,及时帮助流动人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决日常身边发生矛盾问题,维护社会治安,依托城市社区服务平台,为流动人员提供文化、医疗、卫生公共服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