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议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当前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保障农民安全饮水的建议:国家总体规划水资源,持续发展;饮水工程与环保一起抓,相互促进;加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科学饮水;紧抓新农村建设契机,饮水工程重点建设;加强村民饮水安全意识,打好饮水工程建设群众基础。

【关键词】 农村饮水;问题;建议;新农村

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水源河流、湖泊、地下水、池塘以及水窖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水质、水量难以满足要求,饮水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需结合当前农村饮水现状,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的要求。

一、水资源分布不均,饮水安全挑战大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大多用传统的方法种植作物,特别是水稻的种植仍然采用漫灌的方法,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量供给不足;我国农村聚集形式主要为分散的自然村落,导致难以集中建设给水工程,纵使水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也存在着水质不达标、集中处理困难等问题,到2010年5月,中国还剩余1.7亿规划内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尚未解决。

1、农村发展加快,水源污染加重   农村增加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电池等易污染物品,特别是农田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等进入水体,造成饮水水源富营养化和有毒成分急剧富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农村开办了大量养殖厂、加工厂等,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平衡;国家近期加大了对环境的重视,建立、健全了一些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一些工企业从对环境要求高的地区转移到要求低的小城镇及农村进行生产,造成巨大的污染转移,全国因高污染企业排放废水、废物而使得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仅为66%,3亿多农村人口面临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2、饮水工程建设难度大,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饮水工程一期投资较大,加上自然村落分散,饮水工程难以规模化,相应人口的饮水工程的投资进一步加大,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承受。我国农村饮水供水以分散式供水为主,部分农村地区兼有少量集中供水,且集中供水规模也多小于1000m /d;国家在农村一些地区建设了饮水工程,饮水工程建成后维护管理的也是大的开销,管理、技术人员不足,资金缺乏,导致一部分工程运行不久就闲置;此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对公共财物管理力度不够,很多地区沟渠、塘堰老化漏水,破坏严重,这些早期的水利工程基本失效。

3、村民安全饮水意识差,饮水安全建设缺少群众支持仅仅到2008年,农村外出务工流动人口达到1.2亿,这一数据近年还在增长。这些外出务工人口大多为青壮年,小孩基本在学校住读,家中常年只有老年人生活,面对要按时缴的水费,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把钱投资在“没有用”的安全饮水工程上;现在农村收入大幅提高,家长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孩子的教育质量,部分村民正在考虑搬迁到城镇或郊区,他们认为饮水工程这样一个“不长久”的投入不划算。另外,一部分人对安全饮水没有概念,无相关的健康知识和相关意识,还不能接受收费的自来水。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一些建议

1、国家总体规划水资源,持续发展国家要加强对各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及相关水文地质因素的勘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大区域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针对不同地域水文、气候等条件,利用“十二五”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规划,统筹建设有利于该区域大型水利工程及相关的附属饮水工程,同时对一些老化和被破坏的水利工程进行整修,利用现在工具优势将各地的工程有机的联系起来,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增大水利工程的覆盖面积。

2、饮水工程与环保一起抓,相互促进   从长远来看,保证好的饮水资源才是农村饮水工程的基础。一方面减少污染的来源,加大对有害物品的使用限制,减少农村对传统化肥、农药的使用,是改变农村饮水水体污染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投入,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并对一些高污染废物进行有偿回收集中处理,对工厂、养殖厂等加以限制,要求生产废物处理后再排放,针对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相对弱势的农村群众的饮水质量。

3、加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科学饮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质受污染或本身高氟、高砷、苦咸而达不到饮水标准,在调水困难的情况下,最直接的方法是发挥现代科学优势净化水质,加大对水质净化工艺及设备的改进。针对农村大多为分散式供水和村民知识水平不太高这一现状,设备的小型化、方便化、及制造成本和处理成本降低化是符合这一现状的研发和推广方向,而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水的重复利用是比较好的方向。此外应加强对易引起污染的物品的取代物的开发,特别要加强对无污染新型农药、化肥的开发。

4、紧抓新农村建设契机,饮水工程重点建设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特别将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作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故可紧抓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改善农村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项工程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必有先有后,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当地农村饮水问题进行分析,优先解决饮水问题严重地区的饮水问题,新农村的建设中,在技术范围内优先考虑饮水工程。利用相关规定加强对村民对建设新农村的引导,对村民向城镇及郊区搬迁加以鼓励,改变自然村落分散、不好管理的现状,实现人口集中,饮用水集中处理和运输,促进饮水由分散式逐步向集中式转变。

5、加强村民饮水安全意识,打好饮水工程建设群众基础   加快饮水问题的解决,在于当地人民思想的改变。加大对农村的各方面知识的宣传,从日常生活中引导村民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水的重复利用,减少使用易污染水体的生活用品,在种植中减少传统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要加深村民对饮水的认识,引导村民接受并支持饮水工程的建设。围绕落实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改变思想尊重知识,引进人才,用高素质人才来管理,带动饮水工程等利民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1]张培培.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4―267.

[2] 雷川华,吴运卿.我国水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6(4):41―43.

[3] 何小梅,王丽红,何姣云,龙振华.从乡村水污染看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2):30―32.

[4] 李文佳.高污染企业的农村转移状况与分析[J].现代工贸商业,2009(10):82-83孙喜斌.

[5] 田葳,李乃轩.农村给水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20―322.

[6] 贾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老化改造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和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09.

[7] 孙丽.农村务工家庭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4):77-78.

[8] 孟树臣,洪源,曹德全.我国农村给水发展和建议[J].中国水利,2005.(15):49―50.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