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共3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1 篇

纵观历史, 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的时期, 无一不是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 消除了 民族歧视, 制定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各民族无论人口 多寡, 一律平等, 这些奠定了 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 的确, 各民族只有亲如一家, 情同手足, 只有齐心协力, 团结发展, 才能汇聚强大力量, 才能共创民族辉煌, 共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如今在全面小康路上,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上,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和睦相处、 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 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在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救援中,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处处展示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心相通, 则情相融; 志相同, 则力相聚。 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 不断发展, 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 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 交流、 交融, 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 如今,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 尤其是对于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必须站在政治的、 全局的、 战略的高度去认识。

身为教师, 身为领导干部, 必须要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给广大师生上好思政课, 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积极贡献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2 篇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丰富党员政治生活关键之举, 通过此次专题研讨活动, 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的重要性, 我会把学习到的有关内容结合到平日的工作当中, 武装头脑, 认真工作, 并全力的带动身边同事家人朋友们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 社会教育, 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历史观、 民族观、 文化观、 宗教观,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兴安岭林业的发展情况, 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 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团结和谐、 繁荣富强、 文明进步、 安居乐业、 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林业。 改革开放 40 多年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林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迈上了 快车道, 职工的生活越加丰富,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到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从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到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林区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巨大, 多层面满足了 职工的精神需求。

习 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增强文化认同, 就要把牢正确的方向, 创新方式方法; 要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 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热爱之中,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就是长远之策、 固本之举。

“各民族要相互了 解、 相互尊重、 相互包容、 相互欣赏、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 做好一名党员的工作, 增进文化认同, 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紧, 更能凝心聚力, 进而激发出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之情, 共创繁荣而灿烂的中华文化, 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的强化也必将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 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让我们在复兴路上走的更自信而坚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发言材料 3 篇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 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 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心合一心, 黄土变成金” 。

团结是力量, 团结是财富, 团结是生产力, 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使数万同胞遇难、 数百万人痛失家园, 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地震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 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 民族大义、 文化大同、 无疆大爱, 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 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改革开放 30 年的伟大成果, 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 充分展现了 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 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 自觉扞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扞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 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 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 心连心, 团结一致, 才能众志成城, 抵抗自然灾害, 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