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音乐作业的设计(1)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小组练习、个人表演唱等形式,学生能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清晰发音,正确地演唱歌曲,通过感知歌曲的节奏,歌词的内容,理解歌曲的含义。

2、通过表演唱、赛唱,学生能够感受到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快情景,从而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3、尝试自己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体验为歌曲伴奏的乐趣。

二、作业设计

音乐作为小学科,作业设计既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学科的兴趣,又要减轻学生学习音乐的压力,从而让学生在小学科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及兴趣。以此为依据,在此课的作业设计中,我把作业分为三类:

第一类:画一幅画,根据自己对四季的喜好,画出自己在喜欢的季节里做的趣事。(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

第二类:情景表演唱,分四个组合(春、夏、秋、冬)合作完成有趣的情景表演唱。

第三类:自制乐器,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

这三类作业都是学生通过玩或者动手实践就能完成的作业。

这三类作业相比较来说,第一类作业比较容易,后两类作业有难度,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有兴趣的其中一类来完成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作业可选,从而体验学生在作业选择中的自主权,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作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三、评价标准

1、对第一类作业的评价:

a色彩丰富、构图饱满、构思新颖、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为“优秀”;

b色彩均匀,构图良好、构思有创意为“良好”;

c有色彩、有构图为“及格”;

获得“优”评价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供上音乐课的所有学生参观交流,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2、对第二类作业的评价:

参与与此项作业的学生可自由组合成小组上台表演展示。

表情丰富,动作优美,表情与动作能够融合一体,能够表现四季童趣的小组可获得“最佳表演奖”,即为“优秀”

有表情、有动作,能够大方表演可获得“优秀表演奖”,即为“良好”。

3、对第三类作业的评价:

学生自制的打击乐器可多种多样,仿沙锤、仿响板、仿鼓的多种自制乐器等。

自制的打击乐器创意新颖并能够利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为“优秀”。

能够自主制作打击乐器,配合歌曲伴奏为“良好”。

因后两类作业相比第一类作业较难,只设置“优秀、良好”两个评价标准,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参与后两项作业,挑战动手实践及表演,为更好地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个性千差万别,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

甚至得不到发展。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性。发展性教育理论也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为此,作业针对学生的差异,分类、分层布置,以便适应各种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题目的设计层次分明,有易有难、层层递进,体现了“分层次”、“有坡度”,从设计上看又符合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创新力及表演力和合作力的需要。这样不同的作业设计,使不同

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而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吃,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学生都能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第一类画画的学生,因为作业比较容易,相对来说,是音乐学科素养稍微后进一点的学生或美术学科比较好的学生,学生完成的程度是三类作业中最好的,都能通过画画,表现喜爱的季节的童趣故事。

第二类的表演唱,选择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比较外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展示中,能够大方地表演,通过表演展现个人魅力,表现出了自信力和表演力。

第三类学生的自制乐器,选择的学生都是些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动手做出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加上自己的个人创意,有的学生还请教了科学教师,例如怎样做乐器发音才能更清晰。

这样的分层作业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因为形式不一样,孩子们都非常开心,也非常有兴趣,也更期待下一节音乐课。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本次的作业中,第二类作业表演唱,学生还缺乏舞台表演经验,需要老师的辅导,可以让选择此类作业的学生课下找老师进行辅导,或在课堂上教所有孩子一些表演唱的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让学生表演更自信,从而更喜欢音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