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新问题

一是毕业生供求匹配存在矛盾。由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滞后性﹐非重点普通高校改革创新意识不足﹐开设专业局限于传统的文理工科,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匹配度不高。不同人才供需紧张程度差异较大,有些新技术、新产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诸如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专业专业毕业生则存在就业难的情况。

二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城巿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福利好、就业机会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工作意向地,造成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各种生活成本和就业竞争压力也很大﹐普通的毕业生在那里只能苦苦挣扎。而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城巿,则少有高校毕业生问津,成为人口净流出地﹐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艰苦的行业和工作,也让过惯了舒适生活的众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三是用人单位观念不科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尽量减少培训新员工的花费,倾向于招聘那些有几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往届生,导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少部分企业利用毕业生社会经验缺乏的特点﹐在用工合同上做文章,压低薪酬压榨劳动力,使毕业生利益遭受损失。用人单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由于女性所承担特殊的社会身份和家庭原因,企业选择女性员工意味着将付出更大的成本,自然让女性毕业生应聘之路异常难走。

二、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设置高校学科及其专业。建立高校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根据巿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更加注重对未来人才需求量大和结构难以匹配的专业进行科学设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热门专业。学生在选择填报志愿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预期进行科学选择,最大程度减少之后就业专业不匹配问题。

二是倡导正确的择业观。各高校都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进行教授,让学生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定位﹐提前做好应对就业竞争的准备。各级人社、宣传、教育等部门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宣传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及时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让这自身价值得以提升。

三是企业正确把握用人需求。高校毕业生是受过系统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用人单位应当把他们作为激发企业活力、形成内部良性竞争态势的生力军,以此优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结构。企业要讲究诚信为本理念,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用好的企业精神和福利待遇来留住员工的心,发挥最大用人效益。同时也要本着对应聘者负责的态度,根据本单位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招聘岗位的特性,接收不同类型的男女生求职者,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