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习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个人严格遵守。在班级常规中,班主任要把职责、任务等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老师头上,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对幼儿严格管理是需要班组老师共同进行的。要做到规则对每个幼儿都是一视同仁,不能出现不公或偏颇。

(2)密切合作

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四位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常规建立成功的关键。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老师们要保持一致性,特别是幼儿的常规制定,应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本班的班级常规,并且要求大家共同去执行,千万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3)保持一贯性

只有做到规则的一贯性,幼儿才便于照章行事,规则才便于成为行为的准绳。这就要求我们的班级老师在常规的管理中要保持一贯性,一旦制定出规则,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引导幼儿。像我们蒙氏班,根据各班活动室面积大小、五大区域的划分,在各区工作卡袋上便规定进入各区工作的人数,这便是一种对幼儿的选择行为加以约束的规则。每个区都贴上红、黄、蓝三种卡,每个卡袋里插一个卡,当幼儿看到工作卡袋里没有卡袋可插时,幼儿就知道应另选一个工作区。除此之外,在幼儿取工作地毯、幼儿插卡、幼儿打餐的地方都贴有可爱的脚印,这样既可以提醒幼儿该在什么地方进行这些活动,又能暗示幼儿要排队进行这些工作。在一日活动中,每一位老师对幼儿的要求应是一致的。

三 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教师的不足行为

1)处理纪律问题时忽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纪律问题的发生往往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但很多幼儿教师在处理纪律问题时却只处理症状,而忽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幼儿纪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二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引起纪律问题,三是环境布置的不合理引起纪律问题。

2)教师缺乏有效引导幼儿的方法 由于教师在教授常规和处理幼儿不合理行为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只得机械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如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则,教师所用的教授方法都是:引出集体范式的规则——个别提醒幼儿——重复指

9

导幼儿遵守规则。教师不管规则所涉及的问题是否是全体幼儿共同的问题,都对全班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这样做能起到预防幼儿同样的不当行为,但也势必会让幼儿背负累累规则,畏手畏脚;同时教师还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是自己向幼儿讲过的规则,幼儿就没有理由明知故犯。事实上,没有产生问题的情境,幼儿很难有将规则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相同情况下灵活运用的本领。当幼儿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也不管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只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呵斥、训诫或惩罚的方法。

3) 榜样示范作用不足。榜样示范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榜样力度不足。教师往往对幼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但自己却是另外一种做法。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幼儿保持安静,自己却和另一个教师肆无忌惮地聊着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教师这样的做法就如同自己抽自己嘴巴,显然对幼儿不能起到什么说服力。二是教师没有创造幼儿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没有通过树立幼儿中的良好的榜样形象来让幼儿明白最合适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自己应该向谁学习。如果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那么幼儿的自我约束和积极行为都会增加。

3.2教师的过度行为

1)过度的使用限制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常常走向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对幼儿的高压控制,使得幼儿能力低下和主见丧失,从而对教师唯命是从,这又加剧和强化了教师对幼儿的控制。这些教师把常规教育等同于“管住孩子”。同时,教师非常善于对幼儿说“不”,不准随便下位置走动、不许打人等。幼儿在教师一项项的限制下,畏手畏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毫无自主权,自我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教师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也会限制幼儿的行动。这样,教师限制了幼儿的活动,也就减少了幼儿的社会刺激,减少了幼儿智力水平提高的机会,减少了幼儿 的动手操作机会。

2)过多地使用灌输 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运用非常普遍。杜威认为:“这种灌输教育主要是通过外部‘训练’的方法,将成人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强加给正在逐渐成长并趋于成熟的幼儿。”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幼儿需要遵守的规则大多数是成人教授的,往往要求幼儿不求甚解的死记住某些规则条例。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也往往是采用说教、命令、监督、奖惩及变相体罚的方式进行规则灌输与教育。灌输教育完全把幼儿当成了接受和执行命令的机器,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荡然无

10

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完全否定。

3)过多地使用奖惩 笔者在工作中就曾看到有的教师非常喜欢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如当幼儿吃饭吃得又快而桌面又干净的时候,教师便会奖励小贴画;当幼儿在教室大喊大叫或打人时,教师则会训斥、批评。教师通过奖励与惩罚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做老师希望他做的事情,不做不允许的事情。奖惩是行为主义理论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它的优点是便于教师控制全局,见效快,所以是教师们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度地使用奖惩不利于幼儿规则的主动建构和良好习惯的主动养成,外在的控制离不开成人的监督,所以奖惩只能起到暂时的、短期的效果。

四 走出班级常规教育误区,正视常规教育目的、完善教育方式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德育的最佳形式。

4.1 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常规教育观并增强能力。

1)给幼儿参与制定常规的机会和放手让幼儿自己管理自己。体现幼儿意志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常规的制定。让幼儿参与到常规的制定,一是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二是制定的常规更符合幼儿的需求,三是幼儿更能明白常规的意图与价值。如果教师能够给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那么幼儿将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很多知识和能力。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增加了与同伴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常规的主动建构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根据纪律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对策。当一个纪律问题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采取对策。首先,教师要做的是观察,初步了解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其次,教师要通过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了解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幼儿的感受。第三,教师要综合分析幼儿的回答与感受,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纪律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具体原因,从而寻找有效的策略。

3)在理论的钻研和实践的摸索下寻找方法。一些教师由于理论知识匮乏,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或仅仅走形式,造成漏洞百出、问题不断。理论的学习很重要,通过理论的学习,教师可以打开自己看待问题的思路。所以,钻研理论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应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实践,摸索出一个根植于现实土壤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4.2 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理论的学习和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

11

1)改变幼儿园对常规教育的评估标准和机制。如果幼儿园以幼儿是否能够被控制或班级是否表现的安静来衡量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好坏,那么教师就得到这样的暗示:控制幼儿的行为并让他们闭上嘴巴。所以,教师必然会采用灌输和强制执行常规的方法来达到速效。因此,改变幼儿园对常规教育的评估标准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减轻教师的安全责任,减少安全隐患。园所和家长要考虑到教师的动机和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不能盲目地追究教师的责任。如果确实是教师工作的疏忽造成的安全问题,那么应该追究教师的责任;如果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且事故的发生与教师并无直接关系,那就要酌情减轻教师的责任。如果幼儿园能在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那么教师会更有作为。

3)丰富幼儿教师的理论知识,增加对常规教育的全面认识。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状况缺乏了解的教师,最紧要的就是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对于那些孤立看待常规的教师,一方面要解放他们的思想,即让他们明白纪律问题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往往是由其他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另一方面要养成教师写观察笔记的习惯,并对所发生的具体问题作原因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对于那些将常规等同于管住孩子的教师而言,迫在眉睫的就是思想的解放,要让他们明白,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并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提供方便。

4.3 与家长有效沟通,争取家长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幼儿教师应把工作的设计和具体思路向家长说明,让家长明白想要孩子充分活动,受点小伤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不让孩子活动。常规教育如果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在幼儿园里的各方面的常规都比较的好,到了家里就懒散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们平时积极跟家长讲一些幼儿园活动的常规细则、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家也给孩子定一个在家常规,并督促执行。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个好的常规,我们的教育才会循序渐进地进行,良好的常规直接影像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园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

12

参考文献:

[1] 郑三元.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人民教育,2006(11) [2] 《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丁榕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教育学原理》叶立群,福建教育出版社

[4] 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5] 《新课程成功班级管理实用手册》张斌著,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6] 希拉·里德尔-利奇.儿童行为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2009 [7]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

[8] 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 [9] 叶圣陶《教育理论》 致谢:

衷心的感谢指导老师梁红莲、定兴县图书馆和定兴县第三中学图书室的大力支持。

13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习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个人严格遵守。在班级常规中,班主任要把职责、任务等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老师头上,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对幼儿严格管理是需要班组老师共同进行的。要做到规则对每个幼儿都是一视同仁,不能出现不公或偏颇。(2)密切合作班级常规工作的建立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四位教师配合密切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wuc30ti586cyp27mpb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