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简评海德格尔关于居住的生存伦理思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简评海德格尔关于居住的生存伦理思想

【摘要】

剖析海德格尔生存伦理思想,探讨居住的本性以及诗意的栖居的含义,同时结合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本文着重探讨和寻找居住对于人而言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的意义,以期建构我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 【关键词】

诗意的栖居 居住 思想 建筑 【正文】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他通过对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晚期的诗歌——“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 并在其撰写的著名论文《人·诗意的栖居》中引用并加以哲学的阐述,从而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通过解读海德格尔建筑哲学的基本思想,对于建构我们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海德格尔的生存伦理思想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是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并由此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所谓栖居,他认为是人存在于世上最本质的需求。是将“筑造”活动置于广阔的视野中去理解, 置于系统的生态环境之中去认识的,认为其代表保养生长的筑造或者是建立建筑物的筑造。

建筑与栖居之间的关联上, 建筑不是作为栖居的手段, 栖居也

不是建筑的目的, 这是因为作为手段的建筑,总是游离于栖居这种目的之外的。从伦理学上解读,他认为筑造和栖居的关系在于以下三点:(1)筑造是真正的栖居;(2)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3)作为栖居的筑造展开是为那种保养生长的筑造与建立建造物的建造。这种对建筑、栖居等问题作了独到的伦理学考察,对于消除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技术化生存和工具化生存的现象,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居住的本性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性的贯彻是通过地方空间的构成而建立。在此,建筑的本性是“让居住”,或者说是居住规定着建筑的本性。从根本上来说,居住不仅规定了建筑,而且也规定了思想,因为居住是作为存在给予人去思考的。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认为思想和建筑有着同样意义,并归属于居住,它只是采取了与居住不同的隐型方式而已。居住的本性,是建筑和思想的综合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区的建设应该是包括建筑和思想的双重建设,建筑不应该只是由冰冷的混凝土堆砌出来的,而是承载思想的休憩之处。 三、诗意的栖居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使建筑师通常考虑的是被“理性化的”,是均质的,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的物。而事实上,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构筑物,更是一个心灵栖居的场所。那么,诗意的栖居是怎样定义的,其具象化之后是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笔者将以“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江南园林和徽派建筑

加以探讨。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建设追求返归自然的山水田园的诗意境界。“群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布局使整个江南园林人性化。例如灰白色调的亭台楼榭,青瓦黑柱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具有代表性的苏州留园,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江南水乡田园生活的美学风格,注重日常生活常态的诗意感受;对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如苏州拙政园以水建园,凸显林艺中水的妙处,另外,其荷风四面亭以及桥廊等细节小品的设计,都注重营造平和冲淡、自然的环境氛围。试想,在这样的世界里面,人定能保持一种无思无欲的自然状态,更不容易有各种消极的情绪,真正可以达到身体的完全放松,以及心灵的净化和沉淀,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一个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博物馆”,而其自身也堪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本源离不开人的“诗性”,海德格尔提出了 “诗意的栖居”,正是由于他认识到 “一切艺术都要回到诗”。我们不是强调非要返璞归真,但是借鉴江南园林的思想,实现建筑和思想的双重栖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是地域性建筑的典型代表。徽派建筑汇集了徽州山川风景的灵气,同时还融合了风俗文化的精华。它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无论是对村镇的规划构思,对平面及空间的处理,还是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等方面,

简评海德格尔关于居住的生存伦理思想

简评海德格尔关于居住的生存伦理思想【摘要】剖析海德格尔生存伦理思想,探讨居住的本性以及诗意的栖居的含义,同时结合诗意的栖居的典范,本文着重探讨和寻找居住对于人而言的身体和精神层面双重的意义,以期建构我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关键词】诗意的栖居居住思想建筑【正文】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wl6d407oq5zpak1bu4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