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定的心理困扰,使人精神颓丧,抑制人的行动积极性,降低活动效率。但心境是可以控制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的心境并合理控制自己的心境是一个人有良好修养的表现。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等。激情的发生往往与生活中重大而又突然的刺激有关。它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恐惧时毛骨悚然,面色如土;愤怒时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狂喜时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者不流畅。如果说心境是“和风细雨”的话,那激情可称得上是“狂风暴雨”。激情又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心境主要影响人的感受,激情则主要影响人的行为,引起一些不假思索的行为。

激情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激情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动力,更好地投入活动之中。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的欣喜若狂,科学家们实验成功后的兴高采烈,都会成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工作的动力。但是消极激情可带来不良后果。在激情状态下,人们的认识范围缩小,自我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做出适当的评估,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做出一些鲁莽轻率的动作或行为。如足球场上,某运动员因为微小刺激而怒不可遏,挥拳相向,结果被红牌罚下。

但激情也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明确的责任感是控制消极激情的重要条件。

3.应激

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即在所谓的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人们“当机立断”做出的重大决策及行动就是一种应激。

应激可以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高度动员起来,保持清醒的头脑,动作敏捷,反应灵活,使事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如,熟练的驾驶员在遇到意外时紧急刹车;消防员在救火现场破门救人等等。这时的应激甚至有可能超出自己的正常能量水平。如,在一个女孩跳楼轻生的一瞬间,一个40多岁的普通男子用2秒钟时间跑过8米距离(其间还包括几个台阶)成功抓住女孩,使女孩转危为安。这种速度在平时对他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但另一种应激却使人的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思维紊乱,手足无措,做出一些不适宜的动作。“呆若木鸡”就是消极应激的表现。

应激状态也可以通过认识、训练加以提高。但是,因为应激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它会直接带来人的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所以应激作为一种行为保护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多。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下,体内的生化环境会发生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要下降,最终会导致疾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二)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分类

社会性情感也就是人的高级情感,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它包括道德感、

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对自己或他人道德观点和行为进行判断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人的行为与道德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准则时,人们就会感受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感到羞愧、内疚。当别人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人们会对他们产生爱慕、尊重、崇敬的情感体验;而别人的言行如果违背这些标准,人们就会对他们厌恶、反感甚至鄙视。道德感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但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也有共同的道德标准。如爱祖国、责任感、义务感、同情心,等等。

道德感是品德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巨大的推动、控制和调节作用。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它表现为智力活动中对知识和真理的向往、探求新知时的惊讶疑惑、遇到成功时的愉快自豪以及遇到困难时的焦灼烦恼等等。例如,一个同学苦思冥想,终于解出了一道班上同学都认为做不出的难题,他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自豪。这就是理智感的表现。

理智感能激励人们追求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3.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审美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愉快的情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美感可以是对客观现实或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艺术品的感叹、对文艺表演的欣赏;也可以是针对人类的道德品质或行为特征进行审美评价时产生的,如赞扬美好的心灵。因此,美感有时和道德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美的标准来自社会生活,它受历史条件制约,具有阶级性与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的阶层,人们对美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但全世界也有共同的美感。例如,美丽的自然景观能给大多数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美感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还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先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一)先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便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如,头几天儿童的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这些都是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这些原始的情绪反应,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之后情绪情感有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初生儿童只有皱眉和哭两种反应,这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内脏和肌肉遇到强烈刺激后带来的反应。3个月后,儿童情绪逐渐分化为积极情绪(如快乐)和消极情绪(如痛苦)两大类。在儿童慢慢的成长过程中,快乐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痛苦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等。了解儿童基本情绪,有助于成人及时获取孩子的心理信息并给予积极反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二)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表现

先学前儿童的情绪在不断分化过程中,表现出几种最基本的情绪,具体表现为: 1.哭

啼哭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啼哭的原因最早是因为饥饿、冷、疼痛或睡眠被打扰,后来又增加喂奶被中断、烦躁或增添非流汁的食物等因素。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其生理需要没得到满足而引起的情绪反应。渐渐地,儿童也出现了由社会性诱因而导致的啼哭,如想引起别人注意,希望父母的关心、爱抚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逐渐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对外界环境和成人的适应能力增强,而成人也逐渐加强对儿童的适应,双方的相互适应使儿童的不舒适情况变得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儿童也逐渐学会用动作和语言代替哭声来表示自己的需要和不愉快的情绪。

2.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出现得要晚。儿童最初显露的微笑是反射性微笑,如两周左右的新生儿能在睡眠中或清醒时嘴角露出类似微笑的反射。但由于这类微笑只是“嘴的微笑”,不包括眼部及脸上的其它肌肉的变化,所以这并不是真正的微笑。第3周的新生儿,如果轻轻触摸皮肤敏感区4–5秒钟,整个脸部的表情都开始生动,这才是其真正的微笑的开始。1个月左右,儿童对各种刺激如灯光、铃声、说话声、图片等都会微笑。而从第5周开始,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会使儿童特别高兴、活跃,发出微笑。这时,如果成人对着儿童点头,儿童甚至会停止吃奶而笑。这种笑意味着他开始与社会性物体进行交流,称为“社会性微笑”。

最初的三四个月里,这种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的,对所有人的笑都是一样的。4个月左右,儿童出现有分辨的微笑,对不同人的微笑开始产生差别。他们对主要抚养者如母亲笑得最多、最频繁。其次是对家庭其他成员或熟人。对陌生人笑得最少。4个月前的儿童只会微笑,还不会笑出声。4个月以后的儿童会“咯咯”笑出声来。笑,可以引出成人对儿童的积极反应,是儿童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

3.恐惧

恐惧也是儿童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儿童最初的恐惧可以由巨大的响声或身体失重引起。从4个月左右,儿童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而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吉布森等人的“视崖实验”就证明了儿童对深度的恐惧。6、7个月的儿童开始对陌生刺激物产生的恐惧反应,也就是所谓的“怕生”。到了2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如怕黑、怕“大灰狼”、怕坏人,不愿一个人在关着灯的房间里睡觉。这些情绪往往和家长实施的简单粗暴的教育影响有关。当儿童有一些不良表现时,有些成人就以这些事物恐吓或惩罚他们,致使儿童对这些事物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恐惧。因此,成人应该注意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儿童。对于已经形成这种不恰当恐惧的儿童,成人可以通过语言讲解及肯定、鼓励来帮助儿童克服这种恐惧。

4.依恋与焦虑

依恋是指儿童对依恋对象(母亲或主要抚养者)之间进行的广泛的交流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结。这种联结,好比一根情感纽带,把儿童与其父母等主要抚养者密切联系在一起。

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依恋大约在6–7个月时开始形成。具体表现为儿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会感到最大的愉快,并将其多种愉快行为如微笑、呀呀学语、注视、依偎等指向这些依恋对象,喜欢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依恋对象在一起,儿童会具有安全感,较少害怕、啼哭。而当儿童感到害怕或痛苦不安时,会主动寻找依恋对象。依恋对象的抓握、身体依偎等行为比别的任何人更能使孩子很快平静下来。在建立了依恋关系的背景下,儿童是经常欢笑而较少哭闹的。他们情绪欢快、活跃,好活动,这将有助于形成儿童健康情绪,促进其智力发展,养成自信、勇敢、勇于探索的个性。同时,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料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的信赖有很大的影响。(详情见第十一章)

焦虑是和依恋相对的一种情绪。焦虑是恐惧的一种表现。但恐惧有特定的对象,而焦虑的对象却是一种弥散的事物。焦虑可分为“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1)当儿童能很好地把母亲或主要抚养者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儿童的恐惧、焦虑,这就是陌生人焦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怕生”。 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形成,一般在儿童6–8个月时发生。伴随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发展,怕生情绪逐渐明显。例如,一个8个月大的儿童正在妈妈怀中吃奶。一个他眼中的陌生人靠近他,看着他,他就表现得很紧张,眼睛一会儿看陌生人,一会儿看妈妈。如果妈妈没有对他作出安抚反应,几秒钟后,他会“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如果陌生人离开,儿童会很快平静下来。(2)当儿童与某个人产生依恋之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就会表现出痛苦,拒绝分离,这就是分离焦虑。如8个月左右的儿童看着妈妈走出去。随着妈妈身影的消失,他就会哇哇大哭起来。分离焦虑随母婴依恋同时发生,其程度因人而异。这些差异与母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母亲的抚养方式以及儿童的先天气质等有关。成人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来减弱分离焦虑。但对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分离焦虑的儿童,则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不能强制分离,以免带来更大、更持久的负面情绪。

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是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引起情绪情感反应的社会性动因增加

情景再现 案例一:卓卓5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一天,他到园较早,就主动帮老师浇花,老师及时表扬了他。那一整天,他都处于一种愉快的情绪之中。第二天,他又早早地到幼儿园给花浇水。但那天老师有事没注意到,他没得到表扬。这一整天,他上课都是心不在焉,不守纪律。

案例二:有一名幼儿,父母很爱他,老师也很喜欢他,可他在幼儿园总感到不快乐,也不愿上幼儿园。家长、老师经过交流沟通和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不知什么原因,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理他,都不愿意和他玩。

从先学前期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来看,儿童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1–3岁出现了大量的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如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或自由行走,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喜欢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玩游戏。同时,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开始增加,这也使其情感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以微笑为例,从1岁到3岁,儿童非社会性微笑(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对小朋友的微笑和对教师的微笑)不断上升,尤其对教师的微笑比例越来越重。但总的来说,在3岁前,引起情绪的动因还是以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有关。

3–4岁,是一个从以生理需要动因向社会性需要动因发展的过渡时期。如刚入园的小班儿童还非常喜欢身体接触,喜欢拉着老师的手,让老师摸一摸、亲一亲。老师偶尔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会使儿童感到很大满足。进入中大班后,幼儿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强,他们更希望被人注意,被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这些尊重、交往等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将直接影响儿童情绪。在儿童看来,家长和老师的不理睬是最严厉的一种惩罚,会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小朋友的排斥、拒绝,这种归属感的缺失对儿童来说就是一种痛苦。不难看出,儿童与家长、教师以及同伴的社会性交往和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左右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2.表情日渐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人的表情有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表情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使得表情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特点。 ①

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265.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定的心理困扰,使人精神颓丧,抑制人的行动积极性,降低活动效率。但心境是可以控制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的心境并合理控制自己的心境是一个人有良好修养的表现。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等。激情的发生往往与生活中重大而又突然的刺激有关。它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恐惧时毛骨悚然,面色如土;愤怒时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vzs10iz4d1oirv327pb3jk4h7sglc00pu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