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11章 第4讲《醛 羧酸 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整理

第4讲 醛 羧酸 酯

[考纲解读] 1.了解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了解醛、羧酸、酯的主要化学性质。3.了解醛、羧酸、醇和酯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4.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了解常见的醛、羧酸、酯的重要应用,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考点一 醛 1.定义

________与________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RCHO,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 2.甲醛、乙醛 甲醛 乙醛 3. 植物中的醛

(1)桂皮中的肉桂醛

(2)杏仁中的苯甲醛( CHO)等。 4.化学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比水小 水溶性

特别提醒 (1)醛基只能写成—CHO或 ,不能写成—COH。 (2)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时碱必须过量且应加热煮沸。

(3)银镜反应必须使用水浴加热,银氨溶液必须现用现配,不能久置,乙醛用量不能过多。 (4)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不要加入过多,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 (5)银镜反应口诀: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1.分析甲醛和乙醛的结构式,推测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分别有多少吸收峰? 2.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物质是

( )

.

最新整理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 )

(1)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2)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 )

(3)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 ( )

(4)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

4. 已知 。有机物A和

B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化合物C,加氢还原C则生成B,则三种物质是

( )

5.实验室做乙醛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实验时: 洗干净。

(1)为产生光亮的银镜,试管应先用__________溶液煮沸,倒掉煮沸液后再用清水将试管(2)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盛有__________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________溶液,边滴加边振荡直到______________为止。

(3)加热时应用__________加热,产生银镜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羧酸 1.概念

由________(或H原子)与________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通式为CnH2nO2(n≥1)。 2.分类

脂肪酸:如乙酸、硬脂酸(C17H35COOH)、??

(1) 按烃基不同分? 油酸(C17H33COOH)

??芳香酸:如苯甲酸一元羧酸:如甲酸、乙酸、硬脂酸??

(2) 按羧基数目分?二元羧酸:如乙二酸(HOOC—COOH)

??多元羧酸3.性质

.

最新整理

(1)低级饱和一元羧酸一般____溶于水且溶解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_______。 (2)羧酸分子结构中都有羧基官能团,因此都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4.羧酸的代表物——乙酸

(1)俗名是醋酸,分子式为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气味: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性质 ①酸的通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强,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酯化反应

CH3COOH和CH3CH2 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1)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率不高,要想得到较多的酯需及时把酯分离出来。 (2)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

(3)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4)酯化反应遵循酸脱—OH,醇脱—H的规律,可用O作示踪原子证明:CH3COOH+C2H5OH 浓H2SO418

CH3COOC2H5+H2O。 △5.其他常见羧酸的结构和性质 (1)甲酸(俗名蚁酸)

甲酸既具有酸的一般性质,又具有醛的性质。

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酸被氧化成H2CO3。在碱性条件下,甲酸可发生银镜反应,可跟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析出Cu2O砖红色沉淀,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氧化反应)。 (2)常见高级脂肪酸

?硬脂酸:CHCOOH(固态)?饱和??

?软脂酸:CHCOOH(固态)??

?不饱和:油酸:CHCOOH(液态)

173515311733

18

18

18

(3)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

.

最新整理

或C6H5COOH

(4)乙二酸(又名草酸):HOOC—COOH,由于直接相连的两个羧基的相互影响,使其酸性强于甲酸和其他二元酸,且具有较强还原性,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常用作漂白剂、除锈剂,除墨水痕迹等。

6.由下列5种基团中的2个不同基团两两组合,形成的有机物能与NaOH反应的有( ) ①—OH ②—CH3 ③—COOH ④ ⑤—CHO

B.3种 C.4种 D.5种 一定条件18

7.(1)在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H2O重新达到平衡后,含的物质有 A.1种

( )

A.2种

18

O

B.2种 C.3种 D.4种

浓硫酸18

(2)在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H2O重新达到平衡后,含O的物质有 A.1种

18

( )

D.4种

( )

B.2种 C.3种

8.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钠反应,可得Va L气体,等质量的该有机物如果与足量小苏打反应,同温同压得到Vb L气体,若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HOCH2COOH 考点三 酯 1.定义

羧酸分子羧基中的________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叫做酯。简写为________。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生成酯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的物理性质

低 级

B.HO—CH2CH2—CHO D.CH3COOH

C.HOOC—COOH

——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比水小

——水中 溶,有机溶剂中 溶

3.酯的化学性质

+H2O

H2O

+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特别提醒 酯的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能中和产生的羧酸,反应能完全进行。

无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最新整理

4.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香料。 (2)酯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乙酸乙酯的制备

(1)反应原料:乙醇、乙酸、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浓H2SO4

(2)反应原理: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试管夹)、导管。

(4)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里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 mL浓H2SO4和2 mL冰醋酸,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此时可以观察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可观察到上层的透明油状液体——乙酸乙酯,并可闻到果香气味。 (5)注意事项

(1)实验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盛反应混合液的试管要往上倾斜约45°,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混合液的受热面积。 (3)导管应较长,除导气外还兼起冷凝回流作用。导管末端只能接近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发生倒吸。

(4)实验中小心均匀加热使液体保持微沸,这样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冷凝乙酸乙酯蒸气且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利于分层析出。

(6)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Na2CO3溶液,因为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存在时易水解,几乎得不到乙酸乙酯。

9.某中性有机物C8H16O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物质,N经氧化最终可得到M,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A.1种 请填空:

(1)0.01 mol 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01 L(标准状况),则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 ) D.4种

B.2种 C.3种

10.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 37.5%,H 4.2%和O 58.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11章 第4讲《醛 羧酸 酯》

最新整理第4讲醛羧酸酯[考纲解读]1.了解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了解醛、羧酸、酯的主要化学性质。3.了解醛、羧酸、醇和酯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4.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了解常见的醛、羧酸、酯的重要应用,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使用问题。考点一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seii6m7mm6j6mw9sjhs44p5c1cp2i00dv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