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药理学实验方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药理学实验方法

第四讲 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50% Lethal Dose,LD50)试验 (一)定义:引起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二)意义:LD50反映药物毒性大小的指标。该指标即准确又具有代表性。 (三)测定LD50的原理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的几种形式。

死亡频数 死亡频数 真数剂量 Log LD50 对数剂量

死亡率死亡率

从对数剂量与死亡频数的正态分布中可知, LgLD50恰在横轴中点, 按此剂量给药, 动物恰好死亡一半, 因在正态分布中, 横轴中点恰是均数所在处, 所以LgLD50恰是全部实验动物最小致死剂量对数的平均值(即真数剂量的几何平均值)。

从对数剂量与死亡率关系的正S型曲线中可知, LgLD50恰为S型曲线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的对数值, 因此S型曲线中点所对应的纵轴(死亡率)恰为50% 。

据此,如果求出正态曲线横轴中点的对数值或正S型曲线中点 所对应的横轴上的对数值, 即为LgLD50。

· 测定LD50就是测定平均最小致死量。

真数剂量

LogLD50 对数剂量 11

药理学实验方法

例如:

鼠号 1 2 3 4 最小致死量 5 6 7 8 (mg)

= (5+6+7+8)÷4 = 6.5 mg

X

如果给予6.5mg, 1、2号鼠死亡; 3、4号鼠存活。6.5mg既是平均最小致死量又是半数致死量。 看起来测定半数致死量似乎很简单,其实则不然。因为,对于大多数药物来说,要想准确测出

最小致死量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除了洋地黄等极少数药物外, 绝大多数药物都不能使动物立即死亡。但我们可以将动物分成若干组,每组给予不同剂量,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死亡数,用适当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半数致死量。为了把要测定的LD50值包括在内,一般各组间剂量之差按等比级数给予。

要计算几个等比数量的均数,不能用求算数均数的方法进行,必须求其几何均数,即对数剂量

的算数均数。请看下列一组数据:

x1 x2 x3 x4

1 10 100 1000 1+10+100+1000

算数均数 = = 277.75 4

这显然不能作为半数致死量。

4

几何均数 = 1 ×10×100×1000 = 31.62

Lg1 + Lg10 + Lg100 + Lg1000 4

= 1.5

反对数 101.5 = 31.62

如将此量给予上述动物, 刚好有两只死亡, 两只存活,为LD50。

(四)测定方法

LD50的测定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寇氏法。 1·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Lg LD50 = XK -d (∑Pi -0.5) XK ……P = 100%组的对数剂量。 d………对数组间距。 Pi …….各组死亡率。 2.条件:

(1)组间剂量等比。 (2)各组动物数相等。

(3)最小剂量组死亡率(Pn) = 0%;最大剂量组死亡率(Pm) = 100% 。如果Pn > 20%,或Pm

< 80%则不能使用此法。

12

药理学实验方法

(五)测定LD50应注意的问题

1·分组的随机性:各组动物在性别、体重、等要保证均匀一致性。

2·动物及数量:常用小鼠,体重20±2g,雌雄均可。正式实验每组10~20只。

3·剂量应按几何级数排列:临近两组剂量比一般为1:0.7~0.85。测定新药时先将剂距加大(1:0.3~0.5),初步找出死亡率为0%和100%的剂量。

4·给药途经:以IV. IP. PO.为主。其中必须包括临床推荐给药途径。 5·容量限制:不管哪种途径给药,小白鼠的给药容量不能超过0.2ml/10g。灌胃以不超过0.3 ml/10g为限。

6·观察时间:动物一般在两日内死亡,但应观察7天。同时记录其他反应。 (六)等比溶液的配制

1。相邻两组剂量比为1:r ,如r = 0.85

2.设每组所用药液总量为d, 如每组10只小鼠, 每鼠注射药液0.5 ml , 共需5ml,为留有余地,并使d能被1- r正除,可取d = 6 ml。

3.设上限组(1号液)浓度为C,整个实验所需浓度为C的药液总量为D,则:

D?1?X?40ml

1?r

4.取出d量(6ml)为1号液, 余量加水d至D, 再取d量为2号液。 5.余量加水d至D, 再取d量为3号液。 6.余量加水d至D, 再取d量为4号液。 7.余量加水d至D, 再取d量为5号液。 8.……………………..,……………………..

计算LD50公式的来源(Karber氏法)

1LogLD50?XK?d??(Pi?pi?1)?XK?d(?Pi?0.5)

2100% D 此证明详见公式演变部分。可据对数剂量与死亡率的关系曲线通过面积法求出此公式。 P E C 50% H G 0% A Xi F XK B X 13 (log LD50) 药理学实验方法

d

上图横坐标为对数剂量[x], 纵坐标为死亡率(P),G为正S形曲线中点,它对应的纵坐标H点P = 50%(0.5),横坐标的F点X = LgLD50;A点P = 0, D点P = 1,B点Xk为P = 100%时的对数剂量,由图可知::

矩形AFED = AF . AD = LgLD50 × 1 = LgLD50

曲边△XiFG = GCE (三边对应相等) ∴矩形AFED = 曲边形AXiCD = LgLD50

则LgLD50 = 矩形AXKCD - 曲边形XiXKC 1

曲边形X1XKC = d ∑ (pi + pi +1)------相当于多个梯形面积的总和。 又矩形AXKCD = AXK . AD = XK × 1 = XK 1

∴LgLD50 = XK - d ∑ ( pi + pi + 1 ) 2

上述推导过程可用直观图形表示:

LgLD50 = = = -

公式的演变

1

LgLD50 = XK -d ∑(Pi +Pi +1) 2

1

= XK - d [(P1+P2) +(P2 +P3) +…(PK - 2+ Pk – 1)+(Pk - 1+ Pk)] 2

1

= XK - d [P1+P2 +P2 +P3 +…PK -2+ Pk - 1+Pk - 1+ Pk] 2

1

= XK - d [2∑Pi -(P1 +Pk)] 2

= XK -d (∑pi - 0.5)

P1 = 0%;Pk = 100%(1.0) ?

LD50简化测定方法

计算公式:

LD50?Log?1(Logd?5?aA?a?LogDd)

14

2

药理学实验方法

D……高剂量组剂量 (mg, g/kg). ? d…….低剂量组剂量 (mg, g/kg). ? A…….高剂量组死亡率的机率单位. ? a…….低剂量组死亡率的机率单位.

例如, 用灌胃法测定某药的LD50, 结果如下:

高剂量(D=120mg/kg)组, 死17只, 活3只,死亡率 = 85%,查表, 机率单位A = 6.03; 低剂量(d=100mg/kg)组, 死8只, 活12只,死亡率 = 40%,查表, 机率单位a = 4.75;

?

LD50?Log?1(Log100?

附:中草药毒性实验

5?4.75120?Log)?103.12mg/kg

6.03?4.75100

由于中草药毒性低,有部分中草药的LD50不能测出,常测其最大耐受量。

本法取体重18~22g的健康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几组,每组动物灌服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物一次,每只0.5ml,观察7天内动物的中毒反应或有无死亡。以死亡为主要观察指标。如有死亡,则以刚不出现死亡组为准,此时的用药量即为小鼠的最大耐受量。然后按公式计算出耐受量倍数。以耐受人用量口服100倍以上为安全。

计算公式如下:

成人平均体重(50000g) 毎只小鼠的耐受药量 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小鼠平均体重(20g)成人每日用量举例:升麻葛根汤,人的用量是45g/日,每只小鼠的耐受量为2.85 g, 小鼠的平均体重为20g, 观察7

天,无一只死亡。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

2.85 50000g??158倍

4520如因受试药物的浓度或体积限制, 预计一次给药无法测出LD50时, 可做一次或一日内最大耐受

量试验。既选用拟临床试验的给药途径,以动物能耐受的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药量一次或一日内2~3次给与动物。如用小鼠,不得少于20只,雌雄各半。要连续观察7天,并详细记录动物反应情况。

常用小白鼠进行实验,体重18~20g,雌雄均可。也可用大白鼠、家兔、猫、狗等。每次5~10只,尾静脉或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惊厥、步态不稳、瘫痪、竖毛、呼吸抑制等)或死亡。连续观察24~48 h。

例如,给20g小鼠iv 柴胡注射液0.5 ml不引起死亡,临床用量为2ml,人的体重为50kg,按体重计算小白鼠用量为人用量的625倍。

一般认为,小白鼠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人用量的100倍以上就比较安全,可以供临床应用。大部分中草药制剂都是相当安全的。

当归注射液为125倍;金银花注射液为375倍;柴胡注射液为625倍; * 中草药的提纯物毒性增强,都需测LD50.

15

药理学实验方法

16

9o5tt1ebx4862m71dld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