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蕲春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危化品泄露应急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用文档
目 录
一、规范性引文 二、指导方针 三、编制内容
1、危险目标详情及其危险特征对周围的影响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4、发生泄露引起火灾时的处理方法 5、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6、危险区域的设定
7、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防护措施 8、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9、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 10、应急救援保障
11、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12、演练计划
实用文档
一、规范性应用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84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二、指导方针
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风险预控,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企业创造绿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条件,安全促进生产,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使安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管理方针和遵循的原则。为确保企业、社会及人民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订本电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平时根据预案的内容执行,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三、编制内容
1、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征对周围的影响,酸碱罐区为主要危险区域 液碱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
隔;皮肤和眼直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a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b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处心脏按压术。就医。d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燃爆选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
实用文档
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工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手手套。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沐浴
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盐酸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急救措施:a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b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c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d食入:饮足量温开水,催吐,就医。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易燃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实用文档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自吸过虑式防毒面具,紧急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理化性质:
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 相对密度(空气=1):1.26
饱和蒸汽压(kPa):30.66(21℃) 溶解性: 与水相混溶。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我厂成立危化品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指挥小组”由 总经理 任总指挥,副指挥由 生产副总 担任,成员组由发电部各专业专工及各值值长组成,因特殊情况,若总经理不在厂时,由生产副总任临时指挥即现场最高指挥者,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专工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生产副总监督,发生重大事故时指挥小组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他生产人员积极参与响应领导。
3、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漏,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和温度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涉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是多样。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等原因。应指挥岗位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当发生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当现场巡检人员发现装置、设备有泄漏的事故现象,首先应报告当班值长或生产副总,由当班值长或生产副总根据泄漏地点和泄漏的扩散情况决定急救救援,即车间单位自救还是采取其他救援。若
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