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天行见物理:西汉历法中的时间、周期和宇宙观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Cyclicity Conservation LawSymmetrydE?0dtCopernicus' Model

Ptolemy's Model from 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

The Almagest um, 1543(Syntaxis Mathematica)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2?1???V?q?m?d?m?q?dEdP2???0??0??0Christiaan Huygens?(1629~1695)dqqdtdt1656

§2 太初改历:从“四分历”到“八十一分律历”

?维天有汉,受命而王

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汉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公羊经学”巨擘董仲舒在茂陵家中病逝。作为汉帝国意识形态的缔造者,他的身后留下了垂宪汉家的整套“话语”(Verbum/Logos)——正是这

董仲舒(179BC~104BC)

套“话语”维系着“天”与“人”、“君”与“臣”之间的微妙平衡。

?敬授民时

(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今文尚书·尧典》

所谓“敬授民时”,就是君主向万民颁布历法,以明四时更替有序。华夏自古以农事立国,在儒家的观念中,上古先王“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故而历法之于君主和万民有形而下与形而上两重意义:

1.就形而下来论,君主颁行的“历法”即“农事之法”,就是为了指导万民进行农业生产;2.就形而上来说,君主颁行的“历法”关乎“政统之法”(即政权合法性),既然以“天子”自命,代天牧民行化,如果连天道运行的四时伦序都不能掌握,如何昭示海内自己“受命于天”?

观象授时(摄于北京古观象台)

?改历易服

“改正朔,易服色”:

1.“正朔”:“正月”&“朔旦”(历法)

2.“服色”:五德终始之说(先秦阴阳家邹衍)秦始皇:周为火德,秦为水德,行北方“黑帝”(“玄帝”)之《颛顼历》

汉初高帝刘邦与张苍:承秦制,汉为水德,行《颛顼历》文帝朝的贾谊、公孙臣与新垣平:汉为土德

武帝建元革新时(公元前140年)的赵绾、王臧:改历易服

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方士出身的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联合太史令司马迁上奏“历纪坏废,宜改正朔”(《汉书·律历志》)。随后,武帝就此事下诏询问位列三公的儒臣——御史大夫兒宽,兒宽与众博士商议后上奏“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于天也。创业变改,制不相复,推传序文,则今夏时也”(同上)。

水金土火木?古历纷繁

故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而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汉兴承秦,初用乙卯。

—— 司马彪 《续汉书·律历志》到汉朝初年,除沿袭的秦朝《颛顼历》外,大致还有所谓的《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得以传续,合称古六历。这些历法未必如其冠名,很可能是先秦阴阳家等学派托伪所作。据后世史家和天文历算家的推测,古六历皆属“四分历”,区别在于历法的推算起点(历元或上元)与岁首。

杜预(222~285)

今世所谓“鲁历”者,不与《春秋》相符,殆来世好事者为之,非真也。—— 杜预 《春秋释例》

9n34j540f06cyp27lz4y3h0qq02udc01bu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