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间和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杜甫头像》)这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他赢得了“诗圣”的美誉,请问他是?(杜甫)

(多媒体出示杜甫《忆昔》《春望》)杜甫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象?(生答)繁荣兴盛的开元盛世一去不返,现如今战火纷飞、山河破碎,这是为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追溯历史,探寻答案。

学习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吧!请看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谁愿意第一个展示学习效果:板书 安史之乱 学生回答

一、安史之乱 1.背景(爆发原因) (1)朝政腐败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宠幸杨贵妃、宦官专权) (2)外重内轻(中央军战斗力薄弱) (3)节度使势力膨胀(安禄山重兵在握)

(多媒体出示《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同学们请看,这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默读相关文字材料,思考:此时唐玄宗统治的特点?(追求享乐,荒废朝政。)

(多媒体出示《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同学们看出了什么?提示: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当时,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还有,安禄山担任平卢、范阳、河东三个边地的节度使,真可谓重兵在握,势力膨胀。

(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1》安史之乱爆发主要原因)同学们真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过渡:正是因为唐玄宗追求享乐,荒废朝政,安禄山重兵在握,势力膨胀,再加上中央军战斗力薄弱,于是,一场争夺中央政权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多媒体出示《安史之乱》路线图)让我们一起来在地图上直观了解一下安史之乱的经过,谁能勇敢的上来看着图给大家讲一下?(生: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范阳起兵,大举南下,占洛阳,攻潼关,直逼唐都城

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在马嵬驿遭遇兵变,忍痛割爱,赐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嵬事变”,后往四川避难。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就是唐肃宗,他坐镇前线,指挥平叛,调集西北郭子仪、李光弼部精兵并联系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共同反击安史叛军。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平定。)

讲得非常好!“马嵬事变”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学生回答: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过渡:历史的学习讲究“论从史出”,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史料来支撑,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材料研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杜甫在此期间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杜甫的诗因为能真实反映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而被称为“诗史”,思考:《石壕吏》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安史之乱中的人民饱受苦难的社会现实)(师小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死亡和苦难,所以,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过渡: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两人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再回答。 [材料研读]

唐朝部分年代人口统计表

年份 总人口(约) 726年 4142万 742年 4531万 755年 5292万 760年 1699万 821年 1576万 想一想,75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急剧减少。 安史之乱。

后果:(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3)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安史之乱的后果中也提到了“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那什么是“藩镇割据”呢?学生齐读:藩镇割据,安

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多媒体出示《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师小结:为平息安史之乱,唐朝又增设了许多节度使,唐朝后期达48个之多,这些节度使实际拥有地方上的人权、兵权、财权,不听中央调遣,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藩镇割据损害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影响了统一,是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产生的重要原因。

过渡:安史之乱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人民,都是一场浩劫,这个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影响:(1)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自己先背会,同桌互相背一遍,背完的同学准备当堂测试。 当堂测试:

1.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______ 。

2.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唐玄宗后期,__________;节度使__________;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__________局面。

3.发动者是谁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起止时间:____—______年。

5.影响:(1)对__________造成极大的破坏;(2)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__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______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安史之乱的背景、时间和影响。教学难点: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教学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geuq9bfhr00kc5204u903ypi6bk1500j4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