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超微病理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超微病理学

课程编号:201201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梅家俊教授 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70学时,3.5学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超微病理诊断学》,武忠弼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高英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病理学》(第五版),杨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电子显微镜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杭振镳、蔡文琴主编,重庆出版社,1990年 《超微病理学基础》,武忠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供研究生用),宋今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钟慈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 《分子病理学》(供研究生用),李玉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分子细胞学与疾病》,贲长恩、牛建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Underwood JCE,General and Systematic Pathology,2ed,Science Press,1999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随着现代化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基础理论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利用电镜可以观察到纳米(nm) 以至几个埃(?)的限度包括高分子的化学物质在内。超微病理学就是从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以至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探索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课程。超微病理学是组织学和病理学向微观的深入发展,为了帮助中医院校博士生更好的掌握超微病理学,故本课程尚讲授人体基本组织和基本病变。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人体基本组织和病变,进而了解掌握细胞和重要器官常见病超微病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理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科研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学习的博士生应掌握本课程学的基本理论,并重视实践,学习中应加强对光镜与电镜制片标本、组织学及超微病理学图谱的观察,达到对一般器官组织正常结构及细胞常见超微病理变化能独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今后独立科研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 (一)绪论 (2学时)

介绍超微病理学的概况、新进展。超微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学习方法。电镜技术及生物标本制备。

(二)人体基本组织 (6学时)

主要讲授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掌握上皮组织的构成、分布及功能,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腺上皮及腺外分泌腺的结构与分类、腺细胞的类型。

2.固有结缔组织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构成、分布和功能。

3.软骨和骨 熟悉软骨和骨的构成及功能。

4.肌肉组织 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结构特点。

5.神经组织 掌握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分类、突触,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末梢简介。

(三)常见基本病变 (18学时)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掌握各种变性、组织细胞死亡和肉芽组织的概念、特点和结局。主要讲授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粘液样变、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以及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再生的病因及形态特点。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特点和结局。简介出血。 3.炎症

掌握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及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的病变特点。 4.肿瘤

掌握肿瘤的概念、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肿瘤的命名原则、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主要还讲授乳头状瘤、腺瘤、鳞癌、腺癌、癌前病变、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等。

(四)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变 (20学时) 1.细胞膜的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讲授细胞膜的含义、化学组成及其功能,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方式,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态及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流动性、受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细胞表面改变与肿瘤及微绒毛、纤毛、细胞连接、基板的病理。

2.线粒体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线粒体的形态、功能与常见病变(肿胀、形态变异、基质变化、包含物)。 3.内质网、核糖体结构的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核糖体的结构、功能与常见病变(扩张和囊泡变、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及解聚、内质网内包含物、肥大及增生)。

4.溶酶体、过氧体的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溶酶体的概念、结构、功能与几种常见疾病发病(矽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糸。熟悉过氧体的结构与功能。

5.高尔基复合体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常见病变。 6.细胞骨架系统的形态、功能与病理

掌握细胞骨架系统的构成,微丝、微管、中间丝的形态功能及其与肿瘤、创伤愈合、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痴呆的关系。

7.细胞基质和包含物

掌握细胞基质的构成、功能和几种常见包含物(糖原、脂质、色素颗粒、结晶体等) 。 8.细胞核结构、功能与病理

掌握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主要讲授核膜、染色质和染色体、核仁、核基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病变特点。

9.常见病态细胞

熟悉几种常见的细胞损伤及病态细胞。主要讲授细胞的缺氧性、病毒性和免疫性损伤,细胞坏死和凋亡超微结构特点及区别,适应性细胞、不分化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结构特点。

(五)呼吸器官疾病 (8学时) 1.支气管和肺组织学概要

掌握支气管和肺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2.肺癌

熟悉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的超微病变。 (六)胃肠道疾病 (8学时) 1.胃肠道组织学概要

掌握胃、小肠及结肠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2.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超微病变。 3.熟悉胃癌的超微病变。 4.熟悉结肠癌的超微病变。 (七)肝脏疾病 (8学时) 1.肝脏组织学概要

掌握肝脏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2.掌握肝细胞损伤的基本病变(细胞肿胀、嗜酸性变、脂肪变、肝细胞坏死) 。 3.掌握急性及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超微病变。 4.掌握肝炎肝硬化的超微病变。

5.熟悉肝细胞癌及肝胆管癌的超微病变。 (八)肾脏疾病 (9学时) 1.肾脏组织学概要

掌握肾脏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

2.熟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性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的超微病理 。

(九)神经系统疾病 (8学时) 1.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概要

掌握中枢神经的组织结构及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的超微结构。

2.掌握神经细胞胞体、树突、轴突、突触的超微病变。 3.掌握老年性痴呆的超微病变。 4.熟悉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超微病变。 5.熟悉脑膜瘤的超微病变。

(十)内分泌系统疾病 (4学时)

1.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组织学概要

熟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的组织学及主要细胞超微结构。 2.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和分类 3.了解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的超微病变 (十一)超微病理学实验 (10学时)

主要学习超微病理诊断标本制备中标本收集、固定等各步骤的注意点,标本制备流程,电子显微镜基本结构、标本观察诊断方法

超微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课程编号:201201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梅家俊教授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时学分:70学时,3.5学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超微病理诊断学》,武忠弼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组织学与胚胎学》,高英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病理学》(第五版),杨光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eg4c8oj6h1cf865cb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