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3公共基础知识(习题精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年,文科)。

A.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 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 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3、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D,1997年,理科)。

A. 认为凡是现有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 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2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1998年,文科)。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 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25、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E,1998年,文科)。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2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E,1998年,理科)。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7、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BDE,2001年,理科)。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1990年,文理科)。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2、承认?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是(C,1990年,理A. 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 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28、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

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BCE,2003年)。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第4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科)。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1991年,文科)。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4、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D,1991年,理科)。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1992年,文科)。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6 -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D,1992年,理科)。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1993年,理科)。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B,1995年,文科)。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3、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2005年)。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4、?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

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2006年)。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5、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2006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年)。 9、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D,1995年,理科)。

A.普遍性 B.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10、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B,1999年,文科)。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1、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2002年,理科)。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12、?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2005年)。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 7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6、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它是(DE,1987年,文理科)。 A.认识的来源 B.唯一可靠的认识 C.认识的深化 D.认识的起点

E. 认识的初级阶段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BCD,1988年,文理科)。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一般的人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BD,1988年,理科)。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E. 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

19、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BCD,1988文理科)。

A.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深化 C.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E.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20、?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CD,1990年,文理科)。 A.唯心主义经验论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我主义者 D.反理性主义观点

E.承认主观能动性和辩证观点 21、真理和谬误是(ABCE,1990年,理科)。

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相斗争而发展的 D.没有本质区别的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2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BD,1991年,理科)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经济基础是指(A,1989年,理科)

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道德是指(A,1989年,理科)。

A.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经济基础是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E.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2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ACE,1994年,文科)。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BCD,1997年,文科)。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主从关系

- 8 - 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5、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C,1999年,理科)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6、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B,1999年,理科)。 式

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C,1991年,理科)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4、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C,1991年,理科)。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C.上层建筑的核心 D. 最抽象的意识形2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2000年,理科)。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2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D,2000年,理科)。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第5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A. 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 社会存在的反

C.管理与被管理的体系 D.分工协作关系 C. 个体意识和群众意识的统一 D. 主观精神和客7、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D,2000年,文科)。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C,2002年,文理科)。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9、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2004年)。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观精神的统一

E.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14、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ABCDE,1991年,文科) 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 B.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C.人的本质活动

D.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E.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15、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DE,1992年,文科)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史的主体 10、?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A,2006年)。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本体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16、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BD,2001年,文科)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11、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ABDE,1988年,理科) A.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 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D.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E. 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CDE,1988年,文科)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 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C,1989年,文科)

A. 国家政治权力 B. 天才人物的创造力

C. 社会生产 D. 阶级斗争 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B,1994年,文科)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第6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E.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的性质 13、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ABCE,1989年,文科)

- 9 -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ABCE,1989年,理科) A. 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 B.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2002年,文科)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C,1988年,文科)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

C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C,1992年,理科) A. 人的自身需要 B. 人类的共同利益

第7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E.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作用是(BDE,1991年,文科)

A. 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B. 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3、?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ABD,1992年,理科)

A. 人是社会的主体 B. 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 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 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4、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BCDE,2003年)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性 5、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ACD,2006年)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C. 人的社会关系 D. 人的自然属性 4、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解放是指(BDE,1988年,文科) A. 人性的解放 B. 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 C. 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D. 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

E. 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BDE,2001,理科)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BCDE,2002年,理科)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BD,2007年 )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E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 10 -

98bc288zru9y6ym8bcz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