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 的先驱 第3课 圣雄甘地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四“亚洲觉醒” 的先驱 第3课 圣雄甘地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

4

[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穿土布衣的“苦行僧”

1.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归国后在孟买担任律师,1893年前往南非。 2.把印度教中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他主张以仁慈改造人类,投身于南非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1909年,在《印度自治》一书中,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3.1915年回国后,走遍各地协调各教派和睦相处,注意改变农村落后的陈规陋习;为振兴广大的农村,他倡导土布运动。

4.为了印度的独立和民族的进步,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

[知识拓展] 在南非工作期间,甘地逐步形成了一套以“仁爱”精神为主旨的非暴力理论。该理论既是印度教家庭出身和基督教教义影响的结果,也是对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实践的升华。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一战期间,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掠夺的斗争不断,1919年英国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2)发动: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党纲,并决定分步发动运动。 (3)内容:所有印度人放弃各种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和荣誉;拒绝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拒绝纳税。 (4)影响:使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陷入瘫痪。

(5)结果:1922年2月4日,乔里乔拉村发生暴力事件,甘地下令终止不合作运动。甘地被捕入狱,两年后获释,随后发起“土布运动”。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表现

①发动“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盘剥。

②“食盐进军”运动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2)结果

1

①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下令取缔国大党。 ②各地爆发武装起义,走向暴力革命。 (3)影响

①英国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禁令,改变策略。 ②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3.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条件是国大党支持战争。

(2)概况:甘地拒绝了丘吉尔的提议,发起让英国人滚出印度的运动。1942年,甘地再一次被捕入狱,他在狱中绝食3周以示不屈。

[细节点拨] 以和平、合法的斗争形式争取印度民族独立或自治,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本质特点,集中表现为用不合作来号召动员群众起来反英斗争,又用非暴力来防止社会改良转化为革命,集中体现了这一政策的革命性、策略性、妥协性。 三、印度之魂(维护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努力) 1.背景

(1)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间长期纷争不断。

(2)1947年6月,英国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真纳都表示接受。

(3)印巴分治导致了空前的难民潮,两大教派之间的冲突有增无减。 2.概况

(1)印巴分治前,作为印度教徒的甘地,视各派宗教信徒为一家,多次与穆斯林联盟领导人会谈,试图消除分歧,避免印度分裂。

(2)印巴分治后,绝望之余的甘地再次以绝食为武器,希望唤起人们的理智与良知,平息冲突。由于甘地力主印度教、伊斯兰教团结合作,招致了部分印度教狂热分子的不满,1948年1月30日,刚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参加一个群众性的晚祷时,遭印度教徒枪击身亡。 [特别提醒]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同时期的中国、土耳其相比,在斗争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和土耳其走的都是武装斗争的道路,而印度走的是一条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这两种不同的策略是由各自不同的国情决定的。选择何种斗争方式是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我们要充分理解不同国家采取不同革命道路的深层次原因。

主题一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

2

(1)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2)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教训的影响。

(3)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4)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2.“非暴力”思想的内容与评价 (1)内容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相结合。

②政治思想:以不合作争取印度自治或独立;以非暴力限制群众斗争。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2)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没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材料 1920年8月1日,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思考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 (2)这一运动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 答案 (1)争取印度自治。

(2)涉及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业、税收等部门。

主题二 全面评价甘地 1.甘地的主要贡献与功绩

(1)南非斗争实践。领导南非印侨以罢工、游行和请愿为主要形式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迫使南非当局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为争取民族解放发起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甘地在斗争中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被称为圣雄。

3

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 的先驱 第3课 圣雄甘地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4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第3课圣雄甘地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一、穿土布衣的“苦行僧”1.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归国后在孟买担任律师,1893年前往南非。2.把印度教中的仁爱、素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7sfo7jdg46x2111f20r4n7xz5eecp00bk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