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植物保护概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绪论

1 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 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 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

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 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直接和神经相连,因此,触杀剂很容易透入感觉器官而使之中毒,同事,体壁上的小孔道也常是药剂入侵的门户,但触杀剂对虫体表面多毛者效果差。 6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 昆虫的变态类型: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全变态。 7世代:昆虫从卵发育开始到成虫性成熟并开始繁殖为止。 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世代的个体发育世。

年生活史:一年内昆虫发生的世代数和各世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发育历期以及越冬,越夏情况等。

8休眠:昆虫的休眠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性适应性,不良环境条件一旦消除,能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时,便立即停止休眠而继续生长发育,休眠分为冬眠和夏眠。

滞育: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内部生理机能与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

9直翅目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科的特点:体型中到大,不完全变态,触角多丝状,两性生殖,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多生于地上,也有生活于土中,多为植食性。 (1) 蝗科:前胸马鞍状,后足为跳跃足,多数具有发达的翅,取食植物叶片甚至茎

干。

(2) 蝼蛄科:触角显著比身体短,前足委开掘足,生活于土中,咬食植物根部,前

翅短,后翅长,伸出腹部末端呈尾状,具有趋化性。

(3) 蟋蟀科:生于草地,转头缝隙,地下,穴居,听器两个,触角比身体长,本性

好斗。

(4) 鳞翅目的主要特征,主要害虫有哪些:成虫体及其附肢充满鳞片,口器为虹吸

式或者退化,幼虫咀嚼式口器,前翅一般大于后翅,完全变态。

10 昆虫的假死性:昆虫受到忽然接触或者振动时,全身表现出的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卷曲,一动不动,片刻才又爬行或者飞翔,这种习性称为假死性。

11趋性:趋性是昆虫的的神经活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所表现的趋与避的行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2试说明昆虫的口器不同所造成的危害不同:口器的类型一般分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类,咀嚼式口器的为害特点是使植物受到机械损伤造成不同的为害症状。这类害虫以固体食物为主,可为害植物的叶片,茎干,果实,块根,块茎,嫩叶以及生长点。食叶性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咬断吃光,同时还排出大量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果实,对食叶性蔬菜影响极大,常使其失去食用价值,并导致软腐病的发生,蛀果性害虫主要为害植物的果实,取食果肉,排便其中,造成果实畸形或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地下害虫可为害地下部的根,茎,块根等,若种子被害,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等。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主要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常使植物造成病理或生理性的伤害。一是直接刺吸为害,吸取植物营养液,使植物营养受损,发育不良。同时,由于唾液酶的作用,破坏了植物的叶绿素,使植物叶片或果面出现褪色斑点或使叶片卷曲,皱缩,形成瘿瘤或畸形。而是产卵为害,一些种类的昆虫具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时先刺伤植物组织然后产卵其中。三是有一些种类的昆虫可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面和果实,导致煤污病的发生,此外,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能够传播植物病害。 13农业害螨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第三章 植物病害

1植物病害: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收到了干扰和破坏,导致植株生长偏离正常轨迹,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2什么是侵染过程,分为那四个时期: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寄主到引发寄主发病的过程,简称病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浅育期和发病期四个阶段。

3病害循环及其环节:侵染性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主要涉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在侵染,病原物的传播循环等环节。

4越冬,越夏:病原物的越冬,越夏是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

5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多为土传或种传病害,又称为积年流行性病害。

多循环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局部侵染,潜伏期短,病原物增值率高,对环境敏感,又称单年流行性病害。

6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种子,苗木以及其他无性繁殖材料,田间病株,病残体,土壤,粪肥和传播媒介昆虫等。

7柯氏法则内容:通常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其步骤为(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柱上,表现出症状相同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接物种相同。

8植物病害的发生因素: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者是构成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人为因素,非生物因素(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遗传因子,生物因素等。

9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况。

病状:植物本身不正常的表现。 病征: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特征性表现。

10植物的病状类型: 1:变色:患病后,局部发生色变。2,坏死:植物细胞和阻止受到破坏而死亡。3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的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4,萎蔫:由于植物失水而导致叶枯萎下垂的现象。5畸形:器官某一部位过度增生或生长受抑制而造成形态异形。

11繁殖:菌物具有种的全部特征的新个体的形成。 孢子: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菌物所产生的。 菌物的无性繁殖: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无性孢子类型:芽孢子,后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12 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1)感病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2)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病原物数量巨大(3)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的环境条件。

第四章 农田草害

1 杂草:在人工生境下能自然繁衍,并影响人工植被状态的一类植物。 含义1适应性2持续性3危害性

2杂草的适应性:(1)抗逆性:对盐碱地,人工干扰,旱涝,极端温度有很强的耐力。 (2)可塑性:在不同环境下,对自身个体大小,种群数量和生长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长势:杂草中碳4植物比例较高。

(4)杂合性:生物种群的异质性,一般杂草基因型会有杂合性,变异大,抗逆性强。 3种子休眠:有活力的种子,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的状态。

种子萌发:胚由休眠转化为代谢活跃,体积增大并从种子突出,长出嫩芽。 4杂草种子库:存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总体上被称之为杂草种子库。 5杂草堆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上:与农作物争光和二氧化碳(2)地下:争水争肥(3)病虫害中间寄主(4)影响人畜健康(5)生产抑制物质,阻碍作物生长。 第五章 农田鼠害

1鼠类:通常指啮齿动物,植物保护上所说害鼠包括啮齿目除豪猪外和部分兔形目动物。

2鼠类越冬方式:冬眠,贮根,迁移,改变食性。 3不同作物田主要害鼠及危害特点:

(1) 小麦:黑线姬鼠,褐家鼠,黄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绿色田鼠 (2) 水稻: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

为害特点:苗期严重:盗食种子,取食秧苗 孕穗期:咬啮茎基部 抽穗,成熟期:取食米粒

(3) 玉米: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大仓鼠

植物保护概论

第一章绪论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7gcm7ew4c6cyp37mpa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