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一)

1. 古希腊音乐的一般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变化音,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2.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种乐器:

里拉:演奏常与祭太阳神阿波罗联系。 阿夫洛斯管:常用于敬奉酒神。

3. 荷马史诗:古希腊公元前9-前8世纪,盲诗人荷马汇集整理《伊里亚特》、《奥德赛》这两部最早大型史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包括音乐生活。

4.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在祭祀酒神活动中,人们化妆在阿夫洛斯管乐声中载歌载舞。后逐步演化成悲剧表演,在后来发展中,悲剧内容扩展到希腊神话中的其他悲剧人物和事件,保留了合唱、舞蹈等形式。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

5.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人称为和谐论,古希腊的音乐理论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认为八度、五度、四度是完美的协和音程,因为他们具有最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

6. 四音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音乐理论的最核心内容,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

7. 完整音列体系:若干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完整的两个八度),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十一度)。

8. 古希腊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它们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各种变体。

9. 古希腊音乐功能学说(音乐教化学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向善,但不好的音乐也可以使人品行不端。

10. 圣咏: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中期开始使用于基督教罗马教会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

11. 格里高利圣咏: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12. 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文,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首先被用于建筑。巴洛克音乐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的艺术。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它又非常注重装饰性。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从1690到1750年是最后一个阶段,也可称为巴洛克盛期。这时,歌剧诞生,器乐崛起,以巴赫与亨德尔为代表的音乐大师们将百年来的音乐发展推向了辉煌的顶点。

13. 古老风格:以帕莱斯特利那的音乐风格为代表的16世纪的作曲规则,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也称“严谨风格”。

14. 现代风格: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为了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歌词内容,对旧规则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也称为“装饰风格”。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5. 两种常规:蒙特威尔第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认为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以叫做“第一

常规”,而他自己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则可以被称为“第二常规”。在音乐创作中,这两种常规应该是并用的。

16. 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

成。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17. 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剧词都需要唱,还需要器乐伴奏。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歌剧中,音乐需

要和美术、文学、戏剧和舞蹈等其他姐妹艺术相融合。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13世纪法国游吟诗人的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歌剧的最直接的来源是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宫廷的幕间剧。第一部歌剧的产生是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活动直接有关的。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尤丽迪茜》。它与1600年10月6日上演。

18.法国歌剧:法国早期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吕利,他增添了一些新的舞蹈,并把它们发展成带有序幕与合唱尾声的戏剧性的壮观场景,后来法国人对歌剧要求舞蹈场面大。开始用法语演唱的宣叙调和短小的咏叹调。爱用二重唱,合唱,特别是壮观的场景。豪华的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吕利的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慢板,第二部分是快板,并以开头的慢板部分的简短再现结束。 19.英国歌剧:普塞尔是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迪多与伊尼》作为一部真正的歌剧,最集中和充分地展示了普塞尔的音乐戏剧才能。

20.德国歌剧:许茨是德国宗教音乐的重要作者,汉堡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是凯泽。除了他们,马泰松、泰勒曼和亨德尔也在汉堡歌剧舞台上显身手。

21.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1607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上演,作品追求清晰而准确地表达歌词和歌词中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放弃复调的写作。在这部歌剧中并没有模仿佩里的《尤丽迪茜》,纯粹的宣叙调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大量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叙调和各种器乐形式和序曲。器乐在每场的前奏、间奏或后奏中表达了场景和气氛的变化。为了使音乐更好地打动人的情感,他还首次在作品中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两种演奏手法。虽然不是最早的歌剧,但却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他的作品总体来说豪华和壮观,体现在布景,服装上

22.蒙特威尔第和佩里比较:共同表达情感。不同佩里学者研究型,没有更多考虑剧场效果,喧叙为主,少用复杂复调较单调。蒙特威尔第宫廷作曲家,多用重唱、合唱形式,作为歌剧各种元素具备。

23.圣卡西亚诺剧院: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尤利西斯还乡记》也是在这座剧院里上演的。

24.那不勒斯乐派:17世纪末,这里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达到高峰,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首先是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唱宣叙调,通奏低音伴奏。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乐队伴奏。返始咏叹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ABA) 给歌手提供炫技空间,促进了美声发展但是却相对忽略戏剧性表现。A`斯卡拉蒂使歌剧基本成熟,在他的歌剧中,咏叹调用得很多,返始咏叹调已很普遍,他的歌剧序曲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速度的顺序是“快——慢——快”,这种歌剧序曲也称“意大利序曲”,它被认为是后来的交响乐的一个主要的前身。

25.清唱剧:是巴洛克早期产生于意大利的大型声乐体裁。通常有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组成,他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合唱很重要,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

26.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即可用宗教题材,也可用世俗题材。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独唱的康塔塔;另一类是大型的,除独唱,还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7.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体裁。公元5世纪 到14世纪后半叶,群众开始用单声部齐唱来代表。这种由单声部的圣咏构成的受难乐也叫做“素歌受难乐”。第二个阶段,复调手法大约从15世纪被运用。165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受难清唱剧”阶段,在德国出现了一种清唱剧式的新型受难乐。巴赫代表,把受难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点。

28.博洛尼亚乐派: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北部器乐的创作和表演非常兴盛,博洛尼亚是这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中心,以弦乐为主的独奏、合奏艺术。代表维塔利和科雷利。

29. 奏鸣曲:在巴罗克早期只是泛指器乐作品,1660年后来,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教堂和室内奏鸣曲。教堂奏

鸣曲是在教堂演奏的,它一般有四个乐章,速度按“慢——快——慢——快”的顺序排列。音乐表现比较严肃、内在。

30. 室内奏鸣曲:是在宫廷娱乐的场合或私人的音乐会上演奏的,它包括一组风格化的舞曲,如:阿拉曼德等。实际上

它已是种组曲。

31. 三重奏鸣曲: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记谱上是三行乐谱。

32. 独奏奏鸣曲:需要一个高音乐器和两个通奏低音演奏者合作。

33. 巴罗克时期(德国)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主要体

裁有三种: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技巧性比较高),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还有少量的舞曲。

34. 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扎豪,巴赫。

35. 古钢琴:拨弦古钢琴(也叫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体裁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两种。组曲是17世纪最后

25年间定型的,来自意大利 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有:德国阿拉曼德舞曲、法国库朗特舞曲、西班牙萨拉班舞曲、基格舞曲。

36. 古钢琴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弗罗贝格。

37. 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F.库普兰,古钢琴。

38. 意大利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弗雷思科巴尔第。

39. 协奏曲:在16世纪是指独唱与合唱、特别是人声与器乐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到了17世纪,

指近代独奏者或乐队之间的协奏。

40. 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分三大类:1.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之间互相抗衡;2.乐队协奏曲,没

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的协奏曲;3.独奏协奏曲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

41. 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和托雷利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共有500

多首,独奏协奏曲大约有350首,著名的《四季》4首分别为春、夏、秋、冬的小提协奏曲。它的大部分协奏曲也是三个乐章(快-慢-快)乐队全奏部分的回归与独奏部分的插段不断交替,构成典型的回归曲式。

42. 拉莫: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理论著作《和声学》于1722年在巴黎出版,《音

乐理论的新体系》在1726年问世使拉莫成为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拉莫的歌剧从吕利的传统中继承了很多东西,为了加强戏剧效果他的每幕合唱和歌舞场面篇幅更大。他的合唱与娱乐性的歌舞场面篇幅更大,推动剧情是,他往往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用大乐队伴奏的和更旋律化的宣叙调。他的理论著作是与他的作曲时间紧密联系的,试图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解释和声,他的功能和声理论不仅对当时的作曲实践做了总结,而且对后来和声理论产生了影响。代表作:《双子星座》,《希波利特与阿里西亚》

43.D.斯卡拉蒂:前半生在意大利,后半生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作品主调为多复调为辅。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约555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特点:他的写作有教学目的,每一首奏鸣曲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乐解释方面的问题;艺术表现力也很强使听众心醉神迷。;在结构上实际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已经显示出18世纪新的主调音乐风格。

44. 亨德尔:有管弦乐队三套《水上音乐》组曲,《皇家焰火音乐》管弦组曲。当时伦敦观众开始厌恶意大利歌剧造成

了亨德尔歌剧较不成功的因素,当英国作曲家佩普什创作了一部用英语演唱的《乞丐歌剧》是一部民谣歌剧,用流行的英国民谣填词,情节涉及伦敦的犯罪状况和政治形势。1728年《乞丐歌剧》在伦敦首演它的成功影响了亨德尔歌剧 团的收入。亨德尔的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偏声乐化的,易感的),但是也增加了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因素。他具有驾驭庞大音乐结构的气魄,但他的音乐线条却是简洁而宽放的,主复(属)调结合的手法中常常突出主调和声风格,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恢弘壮阔的效果。它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创作歌剧,大约有40部之多。亨德尔最优秀的创作还是他的清唱剧。特点: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是他的首创;采用英国中产阶级熟悉圣经故事为体裁,利用了清唱剧自身的一些优势,如无需服装布景;经济上所需的花销较少等;他把歌剧写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特别是在合唱的写作上显示了超凡的天才。《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作品以《圣经》为基础,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45. 巴赫: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巴赫的器乐曲中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们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合起来共有

48首。意义:教学目的是钢琴复调音乐的典范之作;展示十二平均律,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地转调,因此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在创作上推动了大小调动能和声的发展。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展示他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巴赫的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的组合,展示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技法,以及活跃而宏伟的旋律,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现存的巴赫康塔塔有两百多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运用了众赞歌曲调的康塔塔,两部受难乐《约翰受难乐》,《马太受难乐》使德国的受难清唱剧体裁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b小调弥撒》,器乐曲:《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音乐风格:他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作品数量多,并具有极高的质量,简洁而极有个性的主题,又有丰富的想像和强烈的表现,异常完美的技巧,使巴赫不仅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也成为后来的西方音乐的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

46. 亨德尔与巴赫的比较:(把44、45答完再加上)历史地位比较:巴赫是集大成者,亨德尔是一个开先河人物;创作

手法与个性比较:巴赫创作比较内向,亨德尔比较奔放,巴赫复杂,简洁,声乐,器乐均有,亨德尔易感性,以清唱,声乐为主,但是他们都是巴罗克时期的辉煌代表。

47.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一般音乐史将1750年到贝多芬划归这个时期,它包含了

两大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史上有一些专门术语用来形容“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情感风格”。大背景: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

48. 格鲁克歌剧改革:歌剧自诞生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意大利正歌剧逐渐异变为一种夸张造作的形式,成了虚饰浮

华的时尚。题材依旧是神话和历史故事,形式结构与角色配备完全程式化,崇尚阉人歌手,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华丽的服装,精美的舞台装置更是不可缺少,到18世纪初,这些明显的弊端而遭到人们普遍的反感。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是格鲁克歌剧创作原则,歌剧中的一切表现手段,都不能脱离戏剧的整体需要而存在。格鲁克“追求一种质朴的美”,“努力避免为炫耀技巧而牺牲音乐的清晰”,依据这个基本原则,格鲁克在对乐队部分,歌唱部分,舞蹈与布景等各环节的处理上都加以改革。改革内容:题材还是古希腊故事,但是加入当代社会对艺术和人的新的理解;具有道德和责任感,理性与伦理的价值,体现当代社会对艺术和人的新的理解。格鲁克歌剧序曲应该使听众预先知道在他们眼前即将展现的剧情性质;宣叙调与人物的动作,心绪联系密切;咏叹调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最著名的《我失去了尤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丽迪茜》极其朴素并对激情加以克制。基本回避装饰性的花腔和大跳的音程,体现一种简洁、自然的古典风格特征。

49. 喜歌剧:18世纪的20~30年代,欧洲各国出现了一种新型歌剧,歌剧内容不再是神话或历史的英雄,而表现着日

常生活场景或普通人的小事情,唱词使用各国的民族语言,意大利喜歌剧延用清宣叙调的传统形式,而法国英国,德国的歌剧都直接以本国语言进行对白。

50. 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佩格莱西的《女仆作夫人》他是一个幕间剧,1733年首演于那不勒斯。剧情生动有趣。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一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古希腊音乐的一般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变化音,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2.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种乐器:里拉:演奏常与祭太阳神阿波罗联系。阿夫洛斯管:常用于敬奉酒神。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3ddy3xtdx7yogl1itk20zdc523y3q00i0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