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最全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五、 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三个主题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预习、课中质疑答疑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

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讨论法与讲述法相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3、教学情境设计

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图片、录像等基本的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思维情境,形成探究核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学生评价设计

(1)通过巩固练习、测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辩论和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来考查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

(2)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自主搜集资料,与本组成员共同探究问题,准备课堂上交流。

2、教师准备: (1)布置学习任务。 (2)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

(3)检查学生准备的发言材料并提出修改意见。 七、教学过程

[多维互动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新中国外交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生:回答略。

师总结同时多媒体展示要点: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师:新中国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为了维

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

主题探究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的声明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原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新中国在开展外交时,始终坚持维护

国家独立、自由、领土主权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则。这种原则,我们称之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要点: 内容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另起炉灶” 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打扫干净 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 屋子再请客”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倒” 一边。 立地位。 师: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

生:分组辩论:

师:在这种外交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外交战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回答。由此进入主题探究三。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师:多媒体展示中苏建交的图片、录像。 生:概括中苏建交的概况。

师:新中国不仅要同世界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还要同意识形态不同的邻国、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在此过程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呢?由此引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的照片和录像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后来措辞又如何不断修改完善的?

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意义 生: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不仅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今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两则材料思考这一问题。

材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

话。

材料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外长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

的谈话。

生:思考、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新中国除积极发展和一些国家的友好关系,还参加了一些国际性会议,以便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表现。

3、参加日内瓦会议

师:日内瓦会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投影照片思考回答?

生:答略。

师: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同学们回忆1919年中国参加了什么国际会议,在这两次国际会议上中国外交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总结: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新中国不仅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亚非万隆会议的表现更是非同凡响。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最全版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cyb7pd7n1ujtp7zqyg25ui718xn3018u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