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0、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共34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成本等质量指数。

价值指数有:工业总产值、产品总成本、商品销售额。社会经济现象总量通常可分解成若干个构成因素。常用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

我国目前编制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是观察和分析经济活动重要工具之一,

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主要问题:1代表规模品选择,2典型地区选择,3商品价格确定,4权数确定,5指数计算。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职工货币工资的影响,为确定职工生活和制定工资政策提供依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用: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2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3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影响。

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因素:1预期股息,2银行存款利息率。

第25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形态:价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投入、增加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1用于最终消费,2用于投资即资本形成,3用于出口(减去进口)。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社会产品最终使用结果及其构成,是研究消费与投资规模及其比例关系和测算经济外向度的重要依据。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农业增加值范围:种植业林业、牧业业。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代表性总量指标。第三产业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

反映经济景气程度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终消费。观察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规模指标: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差额是正数。进出口统计范围: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华侨港澳台胞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租赁货物、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其他。

21

第26章会计概论

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已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事后记录和反映,提供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管理会计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差别:1服务对象不同,2提供信息规范和依据要求不同,3会计核算模式不同,4提供信息形式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核算、监督。现代会计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核算是基本,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外在表现形式。会计对象: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供应、生产、销售。我国企业会计目标:1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信息,以作出决策。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及资源使用有效性,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部利益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信息。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组成利润表要素。反映财务状况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资产按流动性分资产按流动性分: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负债分: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算账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付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非流动负债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收入特征:1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2应当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3收入应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确定为收入情况:1与收入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狭义)、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费用与成本区别:费用按时间归集,产品成本按产品对象归集。利润: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重要指标。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和和损失等。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告理论依据。会计要素计量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

22

则。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配比原则:逻辑因果关系直接配比收入费用项目存在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历史成本原则: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查其账面价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目的: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益,如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现象。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会出现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结果。会计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清晰怀,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用作证明客观事实计量依据的主要是各种原始凭证、仪表记录等。会计循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会计记录:通过账户、会计凭证、账簿,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过程。会计记录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会计计量内容:计量单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再加工,为保证报告数字真实可靠,必须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必须进行财产清查。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分类:1按反映经济内容分:反映财务状况报表、反映经营成果报表、反映现金流量报表。2按报送对象分:对外会计报表、对内会计报表。3按编报主体分:个别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4按编制时间范围分: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表。会计法规会计法规:《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基本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基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基本业务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印发并施行具体会计准则38个,执行具体准则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第27章财务会计报告

资产负债表是月度报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作用:1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2反映资金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3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可掌握企业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资产负债表格式:账户式、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等。

23

长期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股本溢价、评估增值引起的资本公积。资产负债表编制:直接填列法、分析计算填列法。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要求,把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也是基本会计报表之一,利润表为月报表。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作用:为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信息。利润表格式:单步式、多步式。多步式利润表分:正表项目、补充资料。: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3构成利润总额各利润表内容利润表内容:项要素,4构成净利润各项要素。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影响现金流量因素包括: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属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正表是现金流量表主体,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

量的信息主要由正表提供,正表采用报告式。

补充资料内容:1净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直接法、2间接法。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我国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将正表中按照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资料中按照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附注内容: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声明、重要会计政策说明、计量基础会计政策确定依据,重要会计估计说明。

第28章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简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高低

24

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

:1分析企业偿债能力,2评价营运能力,3评价盈利能力,企业发展方向和财务报表分析内容财务报表分析内容:潜力。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起着推动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程序:1明确分析目的,制订分析工作计划,2收集有关信息资料,3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计算有关财务指标,4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方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比较广泛。

比率分析常用: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最广。比较分析法三种形式:1绝对数比较分析,2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按比较标准不同,

比较分析法分:1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2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3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趋势分析法: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趋势分析法报表:绝对数趋势会计报表、相对数趋势会计报表。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比较时,可计算动态比率指标,分定基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

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指标: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比率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流动性越大,短期偿能力越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

速动比率:短期,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存货后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现金比率:立即偿债能力,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讲,企业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00%。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

25

2010、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共34页)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帕氏公式计算价格、成本等质量指数。价值指数有:工业总产值、产品总成本、商品销售额。社会经济现象总量通常可分解成若干个构成因素。常用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我国目前编制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0s9w017y88az813ius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