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练习拿碗,杯子,碗公,锅子,盘子.先说明这些器具设计时的原理,再说明拿取碗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拿碗注意事项

虎口张开,四指扣住碗底,姆指扣住碗缘(两手相同). 拿杯子注意事项

(1)马克杯(有耳):食指,中指伸入耳中,无名指,小指扣住杯耳下方,拇指握住杯耳上方,另ㄧ手握住杯身.

(2)玻璃杯(无耳):一手握住杯身,另ㄧ手托住杯底. 拿碗公注意事项

虎口张开,四指扣住碗底,姆指扣住碗缘(两手相同). 拿盘子注意事项

虎口张开,四指扣住碗底,姆指扣住盘缘(两手相同). 拿锅子注意事项

(1)单把:双手握住把手,将锅子持平. (2)双耳:两手握住锅子的耳朵.

讲解完后请学生实际演练,并结合上周的教学「步从容立端正」,让学生拿到后面桌子后再拿回前面摆放.

《弟子规》谨第六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 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 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小朋友:「匆匆忙忙的写考卷,还是从从容容的写容易把题目答对呢 」,所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 但是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二)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小朋友:「你们认为那些地方是斗闹场 」,记得前一阵子有一则新闻,有一位年青人在网咖玩电脑,结果被一位陌生人枪杀,

后来才发现杀错人了,他要杀的人原来是在隔壁,你们说冤枉不冤枉呢 其实一点不冤枉,今天他不要去这个场所,就不会有这个意外发生了.

「邪」是不正,「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小朋友:「不可以问 那可以听吗 可以看吗 」 (三)复习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补充故事

李世民军营夜哭

唐太宗年轻时候随父亲李渊南征北讨,一次战役中父亲因战争失利决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劝谏父亲军队不可后退,否则士兵会四处逃散,敌军也会乘机攻击.李渊不采纳儿子的建议,当天晚上李世民在军营外面大哭,李渊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后一次的劝谏,并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渊终於接受儿子的进谏,停止撤军的行动. 二,故事启蒙: (一)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因此母亲为了栽培孟子,就辛苦的织布赚取学费.他和母亲住在坟地的附近,常常和邻居的小孩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孟子不好,所以把家搬到一条大街上.过了不久,孟子却学商人叫卖东西,孟母很伤心又把家搬到学校旁边.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很生气的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并且告诉孟子:「你若不认真读书就像这一匹被剪断的布一样,没有什麼用处!」孟子听了以后,从此发愤用功读书,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1.引导发问:

〈1〉孟母为什麼要不怕辛苦的搬了三次家 询问小朋友有没有搬家的经验 〈2〉如果小朋友经常接触不好的场所或看不良的书籍,不好的电视节目,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所以最好避免.如果真的无法避免,我们也要清楚知道不要去学习不好的行为. (二)车胤的萤火虫

车胤很喜欢读书,但是家裏太穷买不起油灯,每天只能利用月光看书,可是月光下山后,只能收起书.有一天,他看到萤火虫发亮的身体,突然想到可以把装满萤火虫的小布袋当做油灯,所以每天他就利用萤光来读书. 1.引导发问:

〈1〉车胤为了能在夜晚看书,克服困难,想出了什麼方法解决问题 〈2〉借光读书的匡衡 .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制作家庭作业行事历(事勿忙忙多错)

制作家庭行事历(如附件一,二),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安排行事历,归纳出: (1)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2)安排事情的时候,要想一想每件事情要花多 少时间

(3)想一想,这样安排会有什麼结果

让学生练习如何安排回家后的时间,再上台发表.请每位学生回家后将学习单完成. (二)练习整理明日课堂用品(事勿忙忙多错)

1.今日完成的作业,明日要带的用品,放入书包后在联络簿上打V. 2.拿出课表,将明天要用的课本,习作放入书包. 3.将便当袋,水壶和书包放在一起,以免忘记. (三)练习处理一件复杂的事情(勿畏难)

面对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什麼方法将它做好呢 持之以恒

先将它细分,排出时间,一次完成一点,总有一天可以将它完成的. 温故知新

在学习新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复习旧的部分..

《弟子规》谨第七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进出房间都要问好

2、使学生明白借用物品必须及时归还,这样以后别人才会借你东西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进出房间都要问好

2、使学生明白借用物品必须及时归还,这样以后别人才会借你东西

教学内容:

《弟子规》谨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小朋友:「你们到别人家,或是要进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房间时,应该要先有什么举动 」要先按门铃或敲门,然后问问里面有人吗

要进入客厅时也要让里面的人知道我们来了,让里面的人有所准备.不然你忽然出现在他背后,吓都吓死他了!

(二)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当房子或房间里的人问道:「是谁呀 」,我们如果回答:「是我」,这样好吗

如果这样回答,可能很多时候,对方无法判断你是谁 (尤其是在讲电话时),我们应当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才不会让人混淆,浪费时间. (三)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小朋友「:当你们要跟别人借东西时,是怎麼借的呢 」,借了再说 边拿边说要借 反正用完放回去就好

其实人都希望被尊重,我们要借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先取得别人同意,才可以取用,不然就是偷窃的行为.

曾有一家大公司在徵选人才,几千人筛选到十几个人,这一群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都是各个名校毕业的学生,老板突然走出办公室,经过一段时间才回来,就对这十多名应徵者说道:「你们都没录取 」,这些人都觉得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原因是,当老板不在办公室时,这群年青人没有经过公司同意,随便的碰触档案文件,让老板发觉这些年青人很没教养,只好放弃这群人.

所以小朋友:「学习礼节很重要,如果从小不学好,就算以后可以拿到很高的学历,你的人生还是困难重重,会遇到很多挫折.」

所以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你不学习礼节,你就没法子在社会上立足. (四)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准时归还,下次我们有急需的时候,别人才肯再借我们.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他就不会有什麼作为了. (五)复习

1.亲有疾药先尝

「疾」是疾病.「尝」是用舌头尝尝看.从前治病下药均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 这样父母既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

现代:除了煎煮中药,现代也流行科学中药,使用乾粉药包与中药丸.也有多数人会使用西药,这时就要注意父母是否准时用药,留意药包数量,以预订回诊时间. 故事一:「亲尝汤药」的汉文帝. 2.昼夜侍不离床

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我们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

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照顾之恩. 二,故事启蒙: (一)阎敞还钱

汉朝时有位名叫阎敞的人,他是郡府的助理官,有一次太守被召入京,太守将他所有的积蓄一百三十万钱都交给阎敞保管,阎敞则将钱理在地里.后来太守全家都染上疫病而死,只剩一个九岁的小孙子,他曾听祖父说过,有三十万钱寄放在阎敞那裏.过了几年他寻找到阎敞,阎敞悲喜交集并把所有交钱还给他,但是孙子说没有那麼多钱,阎敞仍坚持是一百三十万,后来孙子因而过著比较好的生活,乡里的人都很称赞閰敞的廉洁,这样的品德很值得我们学习. 听后引导:

祖父为什麼跟孙子说只有三十万 (希望孙子能顺利取得遗财,所以故意将钱数说少)

如果有人将钱寄放在你这裏,几年后跟你索取,你会诚实的还给他吗 (二)林积还珠

宋朝时有位叫林积的人,有一次要到京城经过旅馆时,捡到一个锦囊,裏面有上百颗明珠,於是他问旅馆的主人这间房之前是谁居住的,主人回答是浔阳的周仲津,他请主人转告周仲津自己的姓名住处.不久之后,周仲津果然来了,林积经过一番验证,就把所有的明珠交还,周仲津要把一半的明珠送给林积,林积坚决不收.於是周仲津就到寺院替林积打斋祈福,后来林积便一举登科.礼记云:「临财毋苟得」,

林积这样清廉的人,真是善有善报! 1.引导发问:

(1)林积为什麼要告诉旅馆主人自己的姓名住处 (2)为什麼林积不接受周仲津的礼物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 练习进门礼仪

1.敲门并说:「请问有人在吗 」 (等待一会儿)

2.若屋内说:「请进」→就进门说:「您好」 (若无人回应可再敲一次)

若在公开场合,像办公室或某些机构,可以稍微开一下门看一下,确定是否有人在里面,但不可大摇大摆的在里面逗留,或乱动他人物品.若是在比较隐密性的场合,像别人家中的房间,当无人回应时,就不可开门入内,以免发生误会.敲门时要轻缓,除非有急事,否则不可大力急敲.

3.若是进入其他的教室或学校办公室内要喊:「报告」. (二)借物礼仪

询问小朋友如何跟别人借东西,提醒小朋友常会忽略的错误行为: 1.要等对方把物品拿出来了,才能将物品拿走,不可自行边说边拿. 2.要和对方说明所借物品,借物理由以及归还时间,以让对方安心. ★请学生练习借物礼仪:

大雄:请问您可不可以借我 (物品) 我 (时间或做完某事)就还您,谢谢! 小叮当:好啊!

《弟子规》信第一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做人讲话一定要有信用

2、使学生明白言多必失,而且讲话一定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做人讲话一定要有信用

2、使学生明白言多必失,而且讲话一定要有礼貌

教学内容:

《弟子规》信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练习拿碗,杯子,碗公,锅子,盘子.先说明这些器具设计时的原理,再说明拿取碗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拿碗注意事项虎口张开,四指扣住碗底,姆指扣住碗缘(两手相同).拿杯子注意事项(1)马克杯(有耳):食指,中指伸入耳中,无名指,小指扣住杯耳下方,拇指握住杯耳上方,另ㄧ手握住杯身.(2)玻璃杯(无耳):一手握住杯身,另ㄧ手托住杯底.拿碗公注意事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xqn4396hj3pit885vp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