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精品:专题06《地表形态的变化》高考押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P地地层剖面图

1. P地区的地壳演化过程是( ) 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 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 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答案:D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2~3题。

2.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3.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平顶的桌状山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B.起伏和缓的丘陵 D.林立的峰林、峰丛

解析:第2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3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答案:2.A 3.D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5.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答案:4.B 5.C

艾里定律是计算河流泥沙中的底沙或推移质的一个基本公式,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W)与流速(V)的6次方成正比。这一定律说明流速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底沙推移量的很大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7~9题。

6.图中河流M、N、T、S四处,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最大的是( ) A.M B.N

C.T D.S

7.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 D.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8.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 A.M以上河段 B.MN之间 C.NT之间 D.TS之间

答案:6.C 7.C 8.D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据此完成9~11题。

渭河陇西段阶地参数

注:拔河高度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9.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 ) A.T1、T2 B.T3、T4 C.T4、T5 D.T6、T7

10.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 ) A.流水侵蚀作用强 B.水平运动强烈 C.风力堆积作用弱 D.抬升运动微弱 11.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 ) A.T1 B.T3 C.T5 D.T7

解析:第9题,最湿润时期,河流水量大,则河流搬运能力强,故河床中砾石层厚度最大,即T4;阶地某时期拔河高度变动越大,表明地壳上升幅度越大,据表知,T4至T5拔河高度变动最大,故形成的阶地是T5。第10题,图示南岸海拔高,有山地,北岸海拔较低,而阶地形成与构造抬升有关,则可能是北岸抬升运动微弱所致。第11题,图示区域较干旱,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地,利于取水。据拔河高度数值可知距离河流最近的是T1,故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T1。 答案:9.C 10.D 11.A

12.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读图完成问题。(24分)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8分)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8分)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8分)

答案:(1)地势低,(2分)气温偏高;(2分)地形封闭,(2分)水汽不足。(2分)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2分)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2分)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2分)(玉石)发生沉积。(2分)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2分)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2分)秋季河流水位下降,(2分)玉石出露。(2分)

13.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图1

图2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5分) (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9分)

(3)据图2信息,比较图2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8分)

答案:(1)①处:向斜。②处:断层。①处:岩层发生弯曲(或②处:岩层破裂断开且发生位移)。 (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3)甲地比乙地河流流速快;甲地比乙地沉积物颗粒大。

14.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精品:专题06《地表形态的变化》高考押题(含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P地地层剖面图1.P地区的地壳演化过程是()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答案:D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v2xl2vjt948fsc2a7r62i4cx3q5al00q8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