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总分数:150 分

答题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1~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迄今为止甲骨片已发现已经认识的约占

1/3。不过我国考古人员在距今

13~前11世纪商代的一

4500个,其中

10万片以上,单字大约有

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

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发掘半坡遗址时,发现了约6000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这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图画字”或“象形字”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像“日、月、鱼、鸟、马、鹿、花、草”等许多文字都是对原物的描画,字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象形程度较高,字形的方向相当不固定。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程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线条化是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变为线条;平直化指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连成了一笔。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西汉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形进一步简化,书写变得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较长的横画略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脚。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只不过是用字的方法。

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

1 / 16

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形声造字法的构字能力很强,因此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最大。

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还保存造字时的文化信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如“囗”字,音《说文解字》中从“囗”的字有

wéi,古“围”字,表示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

27个,都和“界域”有关。据此可以看出“囗”字曲折反映出来

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汉字与姓、氏、名、字,汉字与避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摘编自人教版《语文

必修1》“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1.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出现在公元前4500个单字中,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一被认识。

)(3分)

11世纪,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在发现的

13世纪到公元前

B.在汉字形体演变中,从小篆到隶书的演变是中国汉字从古汉字阶段演变到了隶书楷书阶段的分野,在汉字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作为方块字的汉字,包括由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指事等独体字,以及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合体字。

D.汉字不仅能够记录字音和字义,而且还保留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和思想意识,这与汉字具有的独特的形体结构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日、月、鱼、鸟等许多汉字在造字之初都是对原物的描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构成了“象形字”或“图画字”等汉字最早的样子。

B.在汉字的各种形体中,甲骨文的象形程度较高,而金文中出现的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使得汉字的书写更为方便。

C.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把小篆中的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而且进一步简化字形,使汉字象形程度大为降低。D.古汉字中的“囗”字,音

wéi,反映出来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因此在《说文解字》中从

“囗”的27个字,都和“界域”有关,表示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

2 / 16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文物上发现的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都表明中国古代的汉字具有象形的特征。

B.对于“六书”的理解,前人和现代学者形成了较大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转注”和“假借”的理解上,一方认为是构字方法,另一方认为是用字的方法。

C.象形字是指事字和会意字的基础,指事字是在象形基础上加上指事性的符号或形体,而会意字则是由两个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D.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以及与姓、氏、名、字、避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充分体现了汉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题(每题3分,共9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3 / 16

因招樊哙出。

4.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杀人如不能举

.B. 刑人如恐不胜.C.亡.去不义D.其意.常在沛公也

沛公起如厕

.沛公不胜.杯杓广故数言欲亡.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5.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A.今日之事何如?

B

.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场说的两句话虽起势平淡,但却显现出樊哙的“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铺垫了基础。

B.“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

C.这段作者笔法虽简尤繁。从正面,也从侧面;写言行,描神态;示其忠,叙其勇,状其威,言其壮。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4 / 16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8.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9.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一句名言“依据进行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5 / 16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总分数: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一般认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e4cu7ti32072ie1yi364bptb11x4w00mg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