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_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小说人物

形象

一、必备知识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有的试题只检测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试题是 先概括后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手法

类别

具体分析 特点、作用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

肖像描写 性格。小说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

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

正面描写

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 嫂的眼神的三次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

尖刻利己,阿 Q 的自欺自慰,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

语言描写

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在得知妻子病情加重,财产有可能失去时,情不自禁地对自 己说道:“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

有欲

类别

特点、作用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做的生动、具体的描绘

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

动作描写

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

黛玉的小心谨慎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老人与海》中对桑地亚哥的

正面描写

心理描写,他在和鲨鱼的搏斗中遭受了打击,胜利的信心产生了动摇,甚至不

心理描写

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然而他又

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些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桑地亚哥绝不放弃每次机会,也绝不向命运低头,即使失败了,同 样坦坦荡荡,不失“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 某

一细微事实所做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如

细节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就展现了

林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

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 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教养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对于

祥林嫂,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为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 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

(性格)特征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 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把握。如祥林嫂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农村下层妇女的典型代表。 【提示】

前三条侧重对人物个性方面的分析,本条侧重于共性方面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好是采用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解题技巧】

1. 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思维方法。

(1) 把握特点。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

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2) 分析方法。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准确的问题。

(1) 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

(2) 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结合作品的

大背景和具体的情境来分析。

(3) 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贬损。

(4) 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另外,要具有依据历史

时代、社会文化和民族特点去评判人物的思考视角。像概括、分析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就不宜照着中国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惯进行,而要有西方的文化视角,要站在他们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评判。

二、关键能力

提问模式:

1. 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 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 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1.综合表述式。

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2.分点列举式。

××的性格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典例分析】

一、【2019 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 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 53 度到北纬 47 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

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

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

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 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 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 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

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 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 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 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 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 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苍穹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 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 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是洁白细致的;萨丽娃姐姐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_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一、必备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有的试题只检测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试题是先概括后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ca5w8fitt7z7sh75m1a072ie1yhw200mx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