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环的比例增益C5-01(安川变频器)和积分增益C5-02(安川变频器)的参数也将影响曲线的跟踪程度。通常增大比例增益会改善系统运行时的动态响应,提高跟踪的快速性。但比例增益过大会引起系统的高频振动,电机噪声增大。加大积分会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跟踪能力,提高平层精度,但过大的积分增益会使系统振荡,表现为速度超调及运行时波浪式抖动。
通常先调节比例增益,在保证系统不振荡的前提下尽量增大该值。然后调节积分增益,使系统既有快速的响应特性又超调不大。
4.7.3 电梯运行控制时序的调整
本系统电梯运行时序图如图4-1所示,微机单元内部程序按图示的控制时序执行,可供用户调整的参数 为开闸时间及零速设定。
开闸时间tk的调整:tk是指从输出开闸命令到起动曲线发出之间的延迟时间,该参数是为适应曳引机开闸的动作时间而设定的。该值调整得合适与否,对电梯起动点的舒适感影响较大。若该值过小,可能造成带闸起车。若太大,可能造成起动溜车。
零速设定:该参数设定系统的零速阈值。微机单元以此设定值判定停车下闸的时刻。若该值过大则会造成电
梯带速下闸,若过小会造成停车后开门延迟。通常设定为5转/分。
4.7.4多段速度方式
当使用某些变频器(如富士G11UD)需要多段给定速度指令时,该参数设为Yes,模拟给定为No,出厂值为NO。当Drive方式设为0无点动输出及减速时间切换输出方式,Drive方式设为1有点动输出及减速时间切换输出方式。
1. 多段速度值设置。
当多段速度方式设为Yes时,必须进行多段速度值设定及换速距离设定,具体数值参见下表(供参考):
电梯速度 1.0m/s 设定值 参数 V1 1m/s 1.5~1.75m/s 2.0m/s 2.5m/s 1.5~1.75m/s 2.0m/s 2.5m/s V2 V3 V4 S1 S2 S3 S4 0 0 0 1.3m 0 0 0 1.0m/s 0 0 2.4m 1.3m 0 0
1.6m/s 1.0m/s 0 4.2m 2.4m 1.3m 0 2.0m/s 1.6m/s 1m/s 6.5m 4.2m 2.4m 1.3m 在进行多段速度值设定时,应将V1设成最高速度段所对应的速度值,将V4设成最低速度段所对应的速度值,单位为m/s。一旦速度值设定后,液晶界面将显示折算对应的电机转速值,单位为转/分(rpm/r)。
注意:V1~V4的设置用于系统的内部运算,改变该组参数不能改变电梯的运行速度。用户必须用该显示值对变频器的相应速度给定值进行各段速度设置,否则电梯将不能正常运行。 2. 多段速度指令输出逻辑
多段速度输出指令由Y15、Y14、Y13三个输出组合而成,其逻辑如下表:
端口 Y15(J7-6) 速度 Y14(J7-5) Y13(J7-4) 检修(无点动) 自学习 爬行 低速(V4) 中速1(V3) 中速2(V2) 高速(V1) 0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0 1 0 1
3.平层精度的调整
平层精度的调整应在舒适感调整基本完成后进行。准确平层首先需保证门区感应器及桥板的安装位置十分准确。准确平层首先要求在电梯安装时, 每层门区桥板长度必须准确一致,支架必须牢固,桥板的安装位置必须十分准确。当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桥板的中心点与两门区感应器之间距离的中心点相重合(如图 2-7 所示),否则将出现该层站平层点偏移,即上、下均高于平层点或低于平层点。如果采用磁感应开关,安装时应确保桥板插入深度足够,否则将影响感应开关的动作时间,造成该层站平层出现上高下低现象。为保证平层,系统还要求电梯在停车之前必须有短暂爬行。以上是保证电梯平层的基本条件,在实际调整时,首先应对某
一中间层进行调整,一直到调平为止。然后,以此参数为基础,再调其它层。通过上节中曲线选择及比例,积分增益的调整,应确保电梯无论上行和下行至中间楼层停车时,停车位置具有重复性(即每次所停位置之间的误差<±2-3mm.)。下面就调试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进行说明:
(1). 无爬行或爬行时间过长
系统要求电梯在减速后,首先应进入爬行状态,这是保证电梯平层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爬行,说明减速曲线过缓;如果爬行时间过长,说明减速曲线过急。这时应调整减速曲线,使之既有爬行,又不过长。
(2).上行低、下行高或上行高、下行低
当停车后出现上行低、下行高的现象,说明爬行速度偏低。当停车后出现上行高、下行低的现象,说明爬行速度偏高。这时应调整爬行速度。
(3).上行低、下行低或上行高、下行高
当停车后出现上行低、下行低或上行高、下行高的现象,说明门区轿板的位置偏,这时应调整门区轿板的位置。
⑷.上下端站的安装位置不正确会影响电梯在两端的平层精度,以上端站为例说明端站位置的调整过程:
将端站开关安装于大于换速距离的位置,电梯快速运行至端站,换速后停止将不平层,此时立即将系统置成检修态,测量电梯距平层的距离,此距离就是上端站需向上调整的距离。下端站调整同理。
4.8 平层精度的调整
平层精度的调整应在舒适感调整基本完成后进行。准确平层首先需保证门区感应器及桥板的安装位置十分准确。要求当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桥板的中心点与两门区感应器之间距离的中心点相重合(如图 2-7 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平层调整:
1. 停车位置重复性的确认.
通过上节中曲线选择及比例,积分增益的调整,应确保电梯无论上行和下行至中间楼层停车时,停车位置具有重复性(即每次所停位置之间的误差<±2-3mm. 2. 门区桥板的调整.
a 电梯逐层停靠,测量并记录每层停车时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的偏差值△S(轿厢地坎高于厅门地坎时
为正,反之为负.)
b 逐层调整门区桥板的位置,△S>0。则门桥板向下移动△S。若△S<0,则门区桥板向上移动△S。 c 门区桥板调整完毕后,必需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
d 重新进行平层检查,若平层精度达不到要求则重复步骤a-c。
3.如果电梯停车位置有重复性,但对每一楼层上、下行平层不在同一位置,如上高下低或上低下高,则可通过运行参数菜单中平层调整参数菜单(Leveling Adj)进行调整。该参数缺省值为50mm,上高下低则减少该值,上低上高则增大该值,调整量为平层差值的一半。如上高下低总计差值为20mm,则将
调整该值减少10mm。
4.9 端站安装位置的确认
上下端站信号为电梯的强迫换速及楼层位置校正信号,应安装在轿厢距顶(底)层平层位置2.5m时动作的位置(1.6m/s电梯)。
确认方法如下:
让电梯处于检修状态,将检修速度设为0.3m/s.向上(下)运行,至上(下)端站开关动作时停车,此时,轿厢地坎距厅门地坎的距离应为2.5±0.1m。
附录一 异步电机控制柜安川G7A变频器参数设置表
变频器参数设置步骤:
1. 首先设置“控制模式”参数A1-02=3
2. 然后用“初始化”参数A1-03=2220,将变频器参数初始化。 3. 按下表设置变频器参数 参数 A1-00 O1-03 B1-03 B1-06 B2-01 B3-01 C1-01 C1-02 C1-03 C1-04 C2-01 C2-02 C2-03 C2-04 C5-01 C5-02 E1-01 E1-04 E1-05 E1-06 E1-09 E2-01 E2-02 说 明 语种选择 频率指令选择 停止方法选择 控制端子扫描2次时间选择 零速电平 启动时速度寻找选择 加速时间1 减速时间1 加速时间2 减速时间2 加速开始时的S特性时间 加速完了时的S特性时间 减速开始时的S特性时间 减速完了时的S特性时间 ASR比例增益1 ASR积分时间1 变频器输入电压 最高输出频率 最大电压 基本频率 最小输出频率 电机额定电流 电机额定转差 设定值 0 * 1 0 0.1 1 1 1 2.0 2.0 0 0 0 0 10 0.35 380 50 380 50 0 * * 备 注 按电机极数设置 调试设置:0 调试设置:0.5 该参数与E1-06相同 按额定电压设置 按额定频率设置 按额定电流设置 根据额定转数,用公式计算转差。
SANYO3000电梯控制系统调试手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