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寂静的春天》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寂静的春天》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王蕾

【摘 要】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人类对杀虫剂等化学物的滥用,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生态危机。卡逊提倡要重新审视人类文化,崇尚“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 【期刊名称】《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卷),期】2016(000)001 【总页数】1页(P77-77)

【关键词】文化;敬畏生命;生态伦理观 【作 者】王蕾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77外国文学《寂静的春天》的生态伦理观解读王蕾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人类对杀虫剂等化学物的滥用,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生态危机。卡逊提倡要重新审视人类文化,崇尚“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关键词:文化;敬畏生命;生态伦理观《寂静的春天》于 1962 年出版,其作者蕾切尔 · 卡逊 是一名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海洋生物学家。卡逊以严 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情怀告诫人类,DDT 等杀虫剂的滥用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严重影 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阿尔伯特 · 史怀泽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伦理学家,他所 构建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伦理观是现当代生态批评 理论重要的伦理学基础。史怀泽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平 等并都具有生命意志。 “自然抚育的生命意志陷于难以理 解的自我分裂之中。 ”[1]19 人在自然界的生命意志最强,这 使人类狂妄自大,对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自己毫无怜悯之 心,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残忍地虐杀其他生物。史怀泽 的敬畏生命伦理观倡导人类要尊重自然界所有生物,人类 必须承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促使人类敬畏生命道德观的 觉醒,使价值观的考量由人类扩到大整个生命系统。

二、生态伦理观之文化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观是建立在对生命的敬畏、尊 重、崇拜和爱的基础上,认为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之物都 应被视作价值主体,并纳入道德范围。史怀泽把人与自然 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文化关系,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 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 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 我们就是道德的。 ”[2]19 人类只有崇尚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 观,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与社会带来福祉,使 人类文化获得生机、生生不息。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第 一章以寓言的形式为人类敲响警钟,惊醒人类如果对自己 卑劣的行为再不加以控制,寓言就会成为现实。 “一种邪 恶的魔法控制了整个社区:鸡群感染了神秘的疾病;牛羊 开始生病死亡……大人出现毫无由来的突发性死亡。孩子 们也未能幸免,他们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发病,几个小时后 就会死去。 ”[3]2 死亡的阴霾笼罩着人类,人类的贪婪不仅 破坏了生物圈,而且也使人类自食其果。 “是什么东西让 美国无数的城镇失去了春天的声音? ”[3]3 卡逊告诉我们, “不是巫术,也不是敌人的行动侵袭了这个世界,让新的 生命无法复生。一切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3]2 自然界是 一个稳定、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一切存在物都 息息相关,有着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包括动物、植物甚至 山川河流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对

于杀虫 剂的滥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打乱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忽视了自然界中所有存在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发展的复杂网 状关系,破坏了生物链结构,最终危害了生物的生命。

三、生态伦理观之代际平等原则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与代际平等原则完全背道而驰,科学家们在讨论 DDT 在人体内的危害量之时,DDT 早已 在人类身体、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土壤之中根深蒂 固,不仅影响着当代人,也严重影响着下代人的身体健 康,因为“DDT 以及同类化学品的一个最危险的特征是, 他们可以通过食物链从一个有机体传递到另一个。 ”[3]17 卡 逊在第五章土壤的王国中,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了土壤在人 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土壤王国是由各种相互交织的生 命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生物相互联 系——生物依赖着土壤,土壤反过来也是地球至关重要的 一个元素,只要土壤保持繁荣的生命力

量。 ”[3]44 大量事实 证明了这个结论:农田、森林以及花园里喷洒的农药会长 期存在于土壤之中,农药残留透过土壤会融入于地下水, 地下水一方面用于灌溉庄稼,种植农作物,另一方面会成 为溪流或者河水的供给,这样的水质造成了鱼类的大量死 亡,还有一部分含有 DDT 的鱼类会被做成美味佳肴。牲 畜的食物也毫不例外地被喷洒上了 DDT,奶牛吃了被污 染的牧草,牛奶中就会携带少量的 DDT,但是若将牛奶 加工成黄油,DDT 的含量就会剧增。这些受污染的食物 都被端上了人类的餐桌,真可谓是自食其果。就连并未出 生的婴儿也难以幸免,毒素还会从母亲传到子女身上,这 样的灾难从胚胎时期就已经降临。婴儿出生之后以母乳 为主要食物,婴儿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吸收、存积有 毒的化学品的漫长过程, “将来,子孙一定不会原谅我们 的。”[3]10 DDT 等杀虫剂的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 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我们对子孙后代所带来的伤害难辞其 咎。产生抗药性的虫类大量繁殖,从而使人类陷入了与自 然界无休止的化学战争中,并且人类也从未赢得过这场化 学之战。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促使人类重新审视文化,

《寂静的春天》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寂静的春天》的生态伦理观解读王蕾【摘要】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人类对杀虫剂等化学物的滥用,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生态危机。卡逊提倡要重新审视人类文化,崇尚“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期刊名称】《北方文学(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1页(P77-77)【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8mhf1d2d65ap1c1kzfj507xn0uyq600ql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