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

一、拔节后的小麦不耐寒小麦是比较耐低温的作物,但小麦的抗寒能力与它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在苗期,“春化”阶段抗寒力最强,完成“春化”后,抗寒力进一步下降。当冻害发生时,在低温的作用下,小麦细胞组织内的水分会结冻,细胞间结冰时,体积增大,细胞受到损伤,如果温度进一步下降,细胞内也会结冻,导致死亡。小麦拔节后,碰到-1℃-4℃的低温,幼穗就可能被冻死,或者形成畸形穗,降温过程幅度和陡度越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危害的情况就越重。

二、冻后检查受害程度小麦受冻后要及时检查受害程度,检查的重点是幼穗。凡幼穗冻死的植株,心叶不再伸长,多数卷成喇叭形,少数直接枯萎而死。但也有些冻死的植株给人以假象,叶片仍可保持青绿色,有的甚至要到10-15天以后才枯黄,故要进一步剥开幼穗来看,如发现幼穗呈乳白色不透明状,那就是已经冻死。

冬末春初天气回暖后,再有冷空气人侵出现强烈降温,气温降到0℃以下时,容易造成冬小麦受冻。可采取以下措施防御或减轻早春冻害:

1)选用抗寒力较好的品种。 2)冬前浇足冻水。

3)冬季盖土的麦田要在气温稳定回升后,再进行清土和浇返青水。 4)返青后冷空气到来之前要破埂盖土保苗,冷空气过后应及时清土。

5)早春冻害发生后,只要分蘖节和生长锥完好就能够恢复。因此,必须认真调查分析,切不可盲目翻耕改种。

6)早春冻害发生后,通常气温回升很快,应及时浇水、追肥促进生长。

每年总有一部分麦田播种时间偏晚,晚播小麦的特点:一是分蘖期短。因播种晚,出苗晚,冬前没有分蘖期,春季分蘖期一般也不足20天,因而单株分蘖少,分蘖根也少,是春季生长慢的主要原因。二是地中茎短。由于冬前处在低温下,蘖节生长慢、埋土深,影响了春季快出土早发苗。三是节间短。据观察晚播小麦基部一、二节间,只有适时播种小麦节长的2/3左右,因而晚播小麦植株矮,后期不容易倒伏。根据晚播小麦以上特点,在春季管理中应主要抓好以下3条:

1.早春多锄划、细锄划,提高地温,促其早发苗。锄划增温促苗早发的关键时间是在夜冻日消的“冻融期”,这一时期划透划匀提高地温,争取白天增温到有效温度以上,就能促其早发苗,据测定,麦田锄划一般比不锄划松土的麦田白天温度高0.5~0.8℃,能促其早返青3~5天。

2.扒土清垄,增温争光,促蘖早发快长。早春扒土清垄能提高分蘖节处地温,增加麦苗光照面积,促蘖早出土生长。特别是对播种较深、埋压麦苗较重的麦田效果更为明显。试验证明,清拢后的分蘖节部的地温,比不清垄的增加1.6~2.1℃,单株能多长一片叶,多增加一个蘖,每亩可多成穗5~8万,产量能显著提高。

3.水肥猛攻起身期,争穗多,促穗大。晚播麦苗在早春因苗小根少,对水肥要求不甚迫切,因此不十分干旱一般不要早浇水,以免降低地温,板结土壤,影响发育。实践证明,春季第一次水肥最好的效益期是在“起身期”前后,同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50~60斤、磷肥30~40斤,能收到增加亩穗数和增加穗粒数的双重效果。

看了“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的人还看了:

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

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一、拔节后的小麦不耐寒小麦是比较耐低温的作物,但小麦的抗寒能力与它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在苗期,“春化”阶段抗寒力最强,完成“春化”后,抗寒力进一步下降。当冻害发生时,在低温的作用下,小麦细胞组织内的水分会结冻,细胞间结冰时,体积增大,细胞受到损伤,如果温度进一步下降,细胞内也会结冻,导致死亡。小麦拔节后,碰到-1℃-4℃的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7x756snai52amw9lhr375cln2z0an008h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