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1·03281(通卡) 绝密 ★ 启用前
201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食品微生物学(二) 试卷
(课程代码 0328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A.它们是多细胞的 B.细胞有明显的核
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可进行光合作用 2.沙门氏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 A.尤色 B.红色 C.黑色 D.紫色 3.抵御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膜 B.英膜 C.芽胞 D.鞭毛
4.毗症二鞍酸钙是下列哪种微生物细胞结构中特有的成分? A.细菌芽孢 B.G+细菌细胞壁 C.G- 细菌细胞壁 D.细菌伴胞晶体 5.有关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 B.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可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6.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肉眼可见 B.在液休培养基上生长
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7.阮病毒的主要特征是
A.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 B.只有dsRNA,没有蛋白质外壳
C.只有ssRNA,没有蛋白质外壳 D.只有DNA,没有蛋白质外壳9.为了测定饮料中的细菌数,最好使用
A.比浊法 B.显微直接计数法 C.平板计数法 D. MPN法
10.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须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筛选 B.诱变 C.既筛选又诱变 D.定向培育 11.在废水分析中,大肠菌群作为
A.水中粪便污染的指示 B.进行平板计数的常规生物 C.水中固氨菌数量的指示 D.水中氨基酸含量的尺度 12.沼气发酵中产甲烷菌是
A.专性厌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好氧菌 D.微好氧菌 13.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发酵的最适温度 B.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C.生长得率最高时的温度 D.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14.高压蒸汽灭菌较干热灭菌具有的特点是 A.时间长,温度高 B.时间长,温度低 C.时间短,温度高 D.时间短,温度低
15.哪种细胞中存在着1~4个游离的F因子,在细胞表面还有与F因子数目相当的性菌毛?A.F- 菌株 B. Hfr 菌株 C.F+菌株 D.次生F'菌株
16.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如果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这类遗传型个体称作
A.野生型 B.原养型 C.营养缺陷型 D.生化突变型 17.在低温阻氧措施下可以保存1~2年的方法是 A.冰箱保存法 B.石蜡油封藏法 C.甘油悬液保藏法 D.冷冻干燥保藏法 18.测定细菌DNA中G+C的百分含量可作为 A.判断细菌致病力的依据之一 B.细菌分类依据之一 C.区分死活依据之一 D.判断细菌对热抵抗力强弱依据之一 19.空气中有不少微生物,主要原因是
A.氧气充足 B.营养条件好 C.环境污染 D.温度适宜 20.半抗原具有的特性为
A.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 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无免疫原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
21.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只抑制 阶段的细菌的生长。 22.草菌菌丝区别于霉菌菌丝的典型形态特征为 。
23.真菌的细胞壁含有纤维素、几丁质和称为 的葡萄糖多聚体。
24.紫外线可引起细胞中的原生质、核酸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 ,终致菌体死亡。
25.就酵母菌与气体的关系而言,酵母菌属于 类微生物。 26.突变率为10-6表示106次分裂中 .
27.微生物中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营养类型是 。
28.实验室对培养皿、移液管等玻璃器皿采用干热灭菌的温度要求为 。 29. Bacillus subtilis 微生物学名的中文名称是 。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30.当一个RNA病毒在宿主细胞质中释放RNA时,此RNA分子作为信使RNA分子,提供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
31.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2.培养基中加入糖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能源,加入酵母膏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氮源。
33.嗜碱菌是那些能够生长在pH7以上环境中的微生物。 34.因为不具吸收营养的功能,所以,将根霉的根称为“假根”。 35.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糖被 37.选择性培养基 38.营养缺陷型
39.生长因子 40.共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简述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 42.简述微生物基因突变的特点。
43.细菌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44.简述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搅拌型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搅拌冷却、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请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46.试述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的原理与步骤。
2017年4月份食品微生物学(二)自考真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