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揣测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填入不合文意,排除B。再看第一空,“气度”指人的气魄和风度。“气派”指人的魄力气度或某些事物所表露的气势。“惯看秋月春风”表现出的一种气定神闲的风度,并非气势或者气魄,故用“气度”恰当。故本题答案为A。

31.【解析】D。先看第一空,由前面的“扎实的科学根据”可知,此处要填“支撑”、“支持”更为恰当,排除A、B。再看第二空,“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结合题干可知,“圭臬”比“圣旨”表意更准确,更契合文段的语境。故本题选D。

32.【解析】C。第一空,“警戒”意为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警告”用于人对人的提醒。用于系统对司机的提示,两词不恰当,排除A、D。第二空,“汇集”意为聚111111集,与“数据”搭配不当,排除B。“收集数据”为常用搭配,故本题答案为C。

33.【解析】A。文段主要说明的是以文化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曲意逢迎”“附庸风雅”多指个人行为、表面功夫,与经济发展活动不符,排除B、D;第二空,旅游未必发展起来,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而“进退维谷”所指的处境艰难,进退两难的含义,与句意不符合,排除C。故答案为A。

34.【解析】D。第一空,“崇拜”意为尊崇敬拜,一般用于对英雄或伟人,用来形容对“微信”的感情,不恰当,排除A。“痴狂”意为癫狂;无知而纵情任性。程度过重,排除B。第二空,“寄托”意为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慰藉”着意安慰、抚慰。“空虚寂寞冷的人们”最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慰藉”。故本题答案为D。

35.【解析】D。第一空,“平常”、“普通”不符合句意,首先排除B、C。再看第三空,依据常识,如果大气运动“无迹可寻”,人们根本就无法预报天气,据此排除A。正是由于大气运动“错综复杂”,所以不容易做出“精准”的天气预报,D项符合句意,当选。

36.【解析】B。第一空,“推脱”的意思是推卸、推辞。主要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推托”的意思是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拒绝。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故选“推脱”合适,排除C、D。第二空,“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排除A。第三空,“制约”填入空中符合句意,B项当选。

37.【解析】C。第一空,“区别”与“界限”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减弱”、“降低”与个人搭配不当,排除B、D。第三空,与“加强”、“获得自由”对应,“削弱”、“束缚”填入空中符合句意,C项当选。

38.【解析】A。本题从第三空入手,文段是客观地叙述史书细节中显现出历史人物的性格,不存在褒贬色彩,“昭然若揭”、“露出马脚”都含贬义,不合语境,排除C、D。“若隐若现”意为隐隐约约,看不清楚。“跃然纸上”意为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对应文段“有意无意地隐此扬彼”,历史人物的形象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表现出来,排除B。第一、二空,分别填入“遮蔽”、“精妙”也符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A。

39.【解析】B。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灰飞烟灭”、“烟消云散”,排除C、D。再看第一空,“筛选”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

留下需要的,亦比喻精心挑选。“过滤”指滤掉杂质等。从语义侧重点上来看,“筛选”的是“所有同类事物”,而“过滤”的是“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并不是“所有的”。“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属于“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故选“过滤”更符合句意。B项当选。

40.【解析】C。第一空,因低温度,原子发生态变化。而“固结”指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排出、体积压缩、密度增大的现象。与句意不符,排除B项;第二空,“眺望”指从高处远望。与望远镜的观测角度不符合,排除A;第三空,“一目千里”形容看得见、看得远。“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一览无余”更符合句意,故答案为C。

41.【解析】C。文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管理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即要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与此相符的为C项。

42.【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本题选B。

43.【解析】D。文段先总说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一影响,而后以石油等重要资源具体举例说明国际市场如何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性,最后再次强调了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故文段意在说明要重视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答案选D。

44.【解析】A。本题为典型的推断下文题,重点关注尾句。尾句说的是虽然机动票价能使电影公司和影院获得更高收益,但对影院来说,推行确定票价仍然利大于弊。基于通常逻辑,下文应对末句论断的原因进行阐释,即推行确定票价对影院的好处。本题选A。

45.【解析】B。文段主要介绍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户籍制度的原因--维护封建特权。选项中“历史根源”的表述与此最接近,故本题选B。

46.【解析】C。由“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可知,团购形容的是“一窝蜂现象”。“一窝蜂”形容很多人同时说话或行动,与前文“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相呼应,可知“团购”是为了说明复制与模仿的做法,本题答案为C。

47.【解析】B。文段先提出临睡肌跃症的概念,后指出还没有研究彻底弄清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由此产生了诸多猜测,并就其中一种解释做了说明。故文段意在提供一种对临睡肌跃症的解释。答案为B。

48.【解析】D。A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越来越高”,并未提到是相马技术的发展导致车战被逐渐淘汰。B项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相马经》的作者。C项,原文只提到《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和畜牧学的重要文献,由此无法推出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故A、B、C三项均有误。由《吕氏春秋》中已提到相马家,可知相马师这一职业在汉代以前已出现的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49.【解析】A。标题应能准确全面地涵盖文字的主要内容,并附有吸引眼球的特点。“何为神经元”、“脑科学的新发现”既不能概括内容又缺乏针对性、特点,故排除B、C项;神经元能感受到“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这些情感都是能够引起人们同情心的感受,故“同情”的魔力更适合作为标题,答案为A。而文段没有体现与“爱”有关的信息。

50.【解析】C。由“海洋浮游植物必须要从海水中汲取铁物质”,无法推出A项。且“深海浮游植物”与文段“海洋浮游植物”的说法不符。由“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可知,B项“低纬度地区”说法有误。由“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可知,D项“深海地区”说法有误。故本题答案为C。

51.【解析】C。文段首先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设计原理:粉碎颗粒、分级颗粒、捏合多种性能。然后进一步介绍了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综合文意,文段主要强调的是超细颗粒功能制备机的设计原理以及应用,C项符合文意,当选。

52.【解析】A。由事理顺序可知,应先确定中国的工业心脏,再确定中国工业心脏病之所在,最终才能研究如何治愈心脏病。故②句“心脏”应排在④句“心脏病”、③句“治愈心脏病”之前,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

53.【解析】D。根据叙事逻辑,应从“生态”大概念引入到“生态红线”小概念上,故开头顺序应为⑤②,排除A、B项;由①句“因此”可知,此句是对生态红线问题的结论性陈述,应放在句尾作总结,故答案为D。

54.【解析】C。文段前两句说明了输血的原理及排异反应,最后一句说明一个现象,即有血缘关系的人互相献血则会破坏受血者的识别排异反应,从而导致发病。由以上内容可归纳出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的结论,故答案为C。

55.【解析】A。“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现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文以载道”意思是用写文章来阐述道理。“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诗以言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由“西方??一部作品??和作者无关,然而??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等可知,文段说的是“文章”和“人格”之间的关系,“文如其人”符合题意,当选。

56.【解析】B。文段通过某亲子节目的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2/3,联想到父亲缺席对孩子的教育。接着由“事实上”指出,这种“缺席”同样发生在母亲身上。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缺失,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为迷惑项,文段说的是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而非“亲情教育”的缺失。

57.【解析】B。文段由传统的创新观念引出所持观点,创新可以不跳出框架,并且当人们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因此,文段意在说明框架内的

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即B项。

58.【解析】C。文段第一、二句指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接着得出结论“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绝不是用‘有用没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故文段是在说明用“有用没有”这样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基础研究是不正确的,C项表述正确,当选。

59.【解析】D。文段先指出“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接着说“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即评论虽然有主观性,但它只能基于新闻而不能超越新闻。D项表述与此一致,故当选。

60.【解析】B。文段一开始先说从整条产业链来看,中国奶粉业的困境是上游小农经济的困境,接下来论述传统的畜牧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奶粉发展最大的掣肘,最后进一步指出想要保障有质量的奶源,需要改变目前的生产模式,然而变革生产模式将要面临比恢复奶粉信用还高的难度。因此,文段意在说明中国奶粉业从生产模式上变革困难重重。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

61.【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某单位共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要求随机抽出1人,满足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即可使未入党的15人均为女性,故最大概率为,故答案选A。

62.【解析】B。根据题意去甲厂实习的人数占32%,去乙厂实习的人数占24%,因此去丙厂实习的人数占1-32%-24%=44%,故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多44%-32%=12%;而去甲厂实习的人数比去乙厂的多32%-24%=8%,为6人,故去丙厂的人数比去甲厂的应多6÷8%×12%=9 人,故答案选B。

63.【解析】D。设每台收割机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36×14,剩下的36×7由36+4=40台收割机完成,每台收割机效率为1.05,故剩下需要的时间为(36×7)÷(40×1.05)=6天,故答案选D。

64.【解析】B。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可知小王比小李大3岁,从选项可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故答案选B。

65.【解析】D。根据题意,收回问卷179+146+246-2×115-24+52=369份,则所求为369÷90%=410份。

66.【解析】D。

67.【解析】C。

68.【解析】C。满足刚好发出9升油的方式有:①选1桶5升装:5+2×2;5+2+1×2;5+1×4共3种。②不选5升装,选2升装和1升装:2×3+1×3;2×2+1×5;2×1+1×7.共3种。故共有3+3=6种方式,答案选C.

69.【解析】C。几何构造类,如下图所示,每个圆形可覆盖一个宽为6厘米长方形。故共需5个圆形才能覆盖整个长方形。 ?

70.【解析】A。简单计算,设资金需求为12,四人相加为16,则由于丁走了,资金减少了5,则丙为3,由于甲的投资额比乙丙二人的投资额之和高20%,则甲为6,乙丙为5,共11份,11份为11,则乙丙为5,乙为2,占需求的1/6。 ?

71.【解析】D。圆圈每次逆时针移动两格,线条的端点在中间的四个方格中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应选择D。

72.【解析】B。每组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组合构成第一个图形。第二组中第二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应该凹凸相合,观察对比,应选择B。

73.【解析】D。从每行来看,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应选择D。

74.【解析】A。B项中右侧面上的阴影三角形与顶面的阴影不相接;C项中正面的三角形应位于该面右下角;D项右侧面阴影三角形方位错误。A可由题干图形折叠而成。

75.【解析】C。A、B、D均可得到,如下图所示。

76.【解析】B。①④⑤图形都有封闭区域;②③⑥图形都没有封闭区域。

77.【解析】A。①③④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长边;②⑤⑥中圆圈都靠近图形的最短边。

78.【解析】C。①②⑥图形都可两笔画成;③④⑤图形都可一笔画成。

79.【解析】D。①②⑤图形都有三条对称轴;③④⑥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80.【解析】B。①③④中阴影都是直角三角形;②⑤⑥中阴影都是锐角三角形。 ?

81.【解析】A。垂直绿化的定义要点是:①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②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化的效率。符合这两项定义的只有A项,BCD均不符合定义①②,故正确答案选A。

82.【解析】D。比的关键信息是:类比。手和柔荑,皮肤和凝脂,领(脖子)和蝤蛴,齿和瓠犀都是在两种事物间进行类比。因此运用了“比”的是答案D。

83.【解析】B。顶尖效应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发展不平衡,效率较高组织对效率较低组织的存在构成破坏或抑制。A选项属于顶尖效应,但题干所问是避免顶尖效应,排除;C选项不存在效率高组织对效率低组织的破坏或抑制,排除;D选项也不符合定义,排除;B选项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对垄断企业的调控属于避免顶尖效应的手段,故答案选择B。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揣测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填入不合文意,排除B。再看第一空,“气度”指人的气魄和风度。“气派”指人的魄力气度或某些事物所表露的气势。“惯看秋月春风”表现出的一种气定神闲的风度,并非气势或者气魄,故用“气度”恰当。故本题答案为A。31.【解析】D。先看第一空,由前面的“扎实的科学根据”可知,此处要填“支撑”、“支持”更为恰当,排除A、B。再看第二空,“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6bgy392cn6h1tw45fe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