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0 70 40 长度l(cm) 内径d(cm) 1.0 1.5 2.0 1.0 1.5 2.0 1.0 1.5 2.0 喷射距离s(cm) 14 16 20 12 15 17 11 13 14 (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 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4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
【答案】不变 喷射距离 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 越小 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5]比较1、2、3或4、5、6或7、8、9发现当水管材质和长度相同,而内径不同,内径越小,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水管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4)[6]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5)[7]猜想③为出水口水流速度与水管的材质有关,所以为验证猜想③应当用内径和长度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
2.如图甲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坡度;
(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
(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s。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4-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v?【解析】
s 较小 小于 加速 337.5s t
【分析】 (1)实验的原理是v?s。 t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4)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详解】
(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 t(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4]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4)[5]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偏向“6”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则该秒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00s+37.5s=337.5s
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24-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v?【解析】
s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t
【分析】 【详解】
(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v?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距离是1m,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s计算ts1mv?==0.2m/s
t5s(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v?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s知t
4.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m/s;
(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4-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s 小 便于准确定位、计时 4.00 0.3 小 t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s; t(2)[2]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3]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4][5]由图示可知
sAB=10.00dm-6.00dm=4.00dm
sAC=9.00dm
tAC=15∶35:23-15∶35:20=2s=3s
AC段的平均速度
vAC?sAC9.00dm??3dm/s?0.3m/s; tAC3s(4)[6]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平均速度会偏小。 【点睛】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s知,t
5.在长度、时间测量中完成下列问题
(1)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2)在测量中,读数环节时完成下列填空。
①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 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树人学校2024-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测试)
深圳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