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测试题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改 ) A、缄默 信笺 悭吝 草菅人命 ....B、咽气 咽喉 呜咽 狼吞虎咽 ....C、畜牧 勖勉 酗酒 体恤 ....D、崎岖 旖旎 菜畦 肚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涔涔 瑕想 以逸待劳 B、既然 嬉闹 自惭形秽 C、渎职 眩耀 厉行节约 D、装御 搭档 姹紫嫣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发言引起了强烈的_
②这两种植物太相象了,完全_ 不清。 ③他准备把家里的废旧东西_ 起来,拿去卖了。
④本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 _ 的人员。
A、反映 分辨 搜集 学历 B、反应 分辩 搜集 学历 C、反映 分辩 收集 学力 D、反应 分辨 收集 学力 4、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教我们的李老师,每星期一要到教师进修学院去上课。 B、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其他学校领导。
C、区属各个学校分管财会的校长18日前来报道参加会议。 D、每个时代文学的主潮决定了文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5、选出风格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
A、关汉卿 B、郑光祖 C、白朴 D、王实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为《雷雨》,另有名作《日出》、《北京人》。
B、韩愈,字退之。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李白,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香山居士。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送 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A、一开始写饮酒饯别,“饮”是使动用法。第二句的设问表露了作者对友人亲切爱护的深厚情谊。
B、“不得意”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C、后两句是说,那尘世的功名利禄和山中的悠悠的白云一样无穷尽之时。
D、这首五言古诗粗看平淡无奇,细品则词浅意深,蕴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 古之学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必有师 B、 吾从而(跟随)师之
C、 师者,所以(用来…)传道授业解惑也。 D、 是故无(不论)贵无贱,无长无少。
10、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卷(非选择题 120分)
11、把第一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是作此诗。
(1)全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部分(10分,每空2分。)
①今霄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②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③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
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 家也是如此。
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
职高高二语文测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