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06)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不要在乎时间,写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积累的表达素材,写完后反复进行修改,看有没有可以写得更好、更地道的地方,或者想想同样的意思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动词能不能用地更准确、恰当。在考前再进行几次卡时间的模考。考研英语作文的话题一直就那么几个,平时好好准备考试才能的高分。况且作文几乎可以说说比较拉分的一项了,所以作文更应该早点准备,而不是考前才开始背模板。对于模板,也最好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己总结。
对于新题型,一般情况下,总有1-2个空是很好找出对于的句子的,此时每题备选的句子都不会太多,一般2-3句,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地排除,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句子好像在2个题目中都合适,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确定其他的句子的归属,从而排除这个空的其它备选项,再最后判断这样的句子到底属于哪个空;如果无法先排除其他的句子,则可以先假设这个句子属于某个空(可能性大的),在推断出其它题目的句子(此时未解出的题目应该只有2个),如果能顺利推出,且各句符合上下文和段落首尾句,则可能是正确的,若不放心,可将该句放在另一空中试,若其它空不能推出,则先前的选择才是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就是做题时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重视外刊的阅读和地道表达的积累,同时反复应用这些表达。
(806)管理学原理
我刚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处于一个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交织的一个过程。具体情况是这样。我一般把一天划分成三段。早上是用来背书,一遍一遍地过专业课,
每部分给一个小时。所以9月10月的上午可以算是强化阶段。下午有时候会留一个小时给其他科目,其他都作为专项的形式留给专业课,九月份看完了参考资料,十月份看完了题型分析(一个月一本书确实有点慢,当时也是心大),这可以算作是这部分专业课的基础阶段。期间还看了看大纲,做了专业课真题,以及部分名校的真题。
一定要做模拟题,研教新版练习题解析,不是依照章节,而是依照板块,更适合全面复习检测使用,有利于宏观了解。它的编排较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容纳了重要冲刺知识点,有利于难题型的解答。这本书都是历年预测真题比较准的,题的质量也都不错,有条件最好都买,买来一定要做,一些重点题必要的要背一背。
而且我考前自己猜到会出的题,因为看了真题就会发现重点还是挺集中的。此外,纲要的论述题有时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是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比较前沿,需要有自己的看法。第一遍大体过一遍,第二遍自己看书整理笔记,第三遍做相关章节习题,并整理相关章节考过的真题和答案,内容实在太多,但要注意第一遍时要认真仔细过一遍,不能第一遍就开始圈重点,这样选择判断好多零碎的知识点就错过了;真题可以在第二遍第三遍时帮你确定考察重点。
专业课考试对于专业知识的考察非常细。所以在复习方法上,我采取的是跟大纲不一样的战术。大纲总结可能出大题的地方,总结重点就可以了。专业课不同,你想不到的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可能出题。所以,我几乎是全背,两本书从头到尾几乎都背了。但是背也不是只照着书上的内容背,要总结。总结会以什么形式出题,并总结出答案,整理在笔记上再背。第一遍整理笔记的时候要留出空隙,因为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看的扩展的书(有哪些书我在后面会介绍)
上的内容,觉得有用的也要整理在笔记上,不断充实自己的笔记,并且反复记忆。另外这几年的重复出题比重加大,大家现在复习任务不重,闲时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解解乏,我当时就看了诛仙,确实很不错,不过应该是比较久的书了,原先我没怎么看过,它也陪着我度过了很多烦躁的时光。
专业课我认为考点实在是太碎了,像:管理学的概念、管理的必要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者所处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行政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的著作及成就等知识,都非常零碎,需要认真复习。而且不同学校的考试方向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不好一言蔽之地概括。建议大家前期至少踏踏实实先看三遍书(约数)这样对书上的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先别怕记不住,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每天都看一点文化,虽然一天可能看不了多少,但是多看几遍,这样比较稳扎稳打一点。,可以先背一下可能出现的考点,在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再一点点充实进去骨肉,先从小题做起,再自己总结。可以有一段时间比较专攻某一本书,但是尽量不要把一本书晾在一边太久,时不时还是要翻翻,潜移默化地增加自己的印象。除了多背书之外还可以多看看题,网上各种题库也都是挺多的。
这个专业这个大多数同学可能掌握的不太好,而且在考试中相对也有很多陌生的题型。建议大家可以看自己学校关于专业方面的参考书,不一而足,只要找准一本书把他的主要理论掌握了就能在分析时找到很多突破口,不一定一味地求全而综合各家说法,关键是要条理清晰,在充分发现知识点中所反映的问题之后要能把他们解决掉,并找出对应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然后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框架把他们结合起来,然后再去能够正确的去解答出来,能自圆其说就齐活了,后期上手之后还是比较轻松的。前期可以以看为主,后期可以试着做一下,一定要做题,哪怕一星期就做一份题也要保持手感。
其实公共课也离不开做题,英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大,也最能拉开分数,但是阅读理解命题有比较强的命题思维和解题技巧,不熟悉命题思路的人即便能读懂全文,却可能选不对选项,而通过大量真题训练的人,只读懂部分段落,也可得高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中总结了很多好的解题技巧,其实边做题边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大同小异。政治不能只背诵也要多做题,多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结合解析来做题,认真研究试题的题干及选项,分析正确选项的特点,分析错误选项的陷阱以及常见套路。做材料题时,要学会如何分析出答题点,要注重材料题问题的本质,分析题眼。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复习定会事半功倍。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我们继续聊专业课。
这门课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怕多看几遍,专业知识看多少遍都不多,因为每遍都有新收获(没有就说明看的不到位),而且在看书的时候,请尽可能细致一些,因为课本的出题点是非常细碎的,如果觉得把握不好重点,可以结合历年真题,标注好出题点,或者就硬着头皮看下去(反正第一遍看书那些特别难懂的东西大约你也是记不住的,要是一遍就能懂就能记得住你也不会来看我的经验了)
专业课是一个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相结合的过程,他确实有很多需要理解的东西,如果有人点拨一点可能会好很多,而且也有很多帮助理解的记忆术,例如:霍桑实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或思想、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影响管理道德的
因素、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盈亏平衡点的基本计算公式、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滚动计划法及其特点,优点、组织设计的层级化划分、人员配备的概念与特点、绩效考核的定义与意义,程序与方法、管理与领导的不同、领导特质理论、等,不过那也是建立在你已经对课本内容很熟悉的基础上,如果只是看前两遍的话,遇到的问题大多还是因为看的不仔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大家都懂,现在时间还很充足,足够大家静下心好好看专业课。它还有一个特殊性是,是需要一定的题量来检测自己的复习程度的,因为有些学校的题可能会出得比较活,在看了几遍书之后可以试着做做题,这样也有助于自检不足,找出疏忽的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最后在啰嗦一下吧,考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总是会自我怀疑甚至怀疑人生,也会碰到对你的梦想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人,这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界干扰,坚持下来的人一定会有好结果。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关于考研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另外,因篇幅有限,有些东西不能在此与大家分享,如有需要,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
high研app,我会把历年真题、错题笔记及一些相关的专业课视频整理在上面,大家可以在上面找我哈!
新版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