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年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 B )

【解析】 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

(2018·石河子月考)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2~3题。

2.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D )

A.400 B.550 C.600 D.720 3.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解析】 第2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所以最大差值为(400~750)。第3题,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因素。

4.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B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解析】 南极地区的极地东风为东南风。 读下图,回答5~6题。

2019年

5.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 005百帕,M点气压为1 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C ) A.西北风 C.西南风

B.东北风 D.东南风

6.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 C.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南移 D.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受低压控制

【解析】 第5题,由题意可知,该气压中心为北半球低压中心,M地风向为西南风。第6题,该气压中心若位于印度西北部,正值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

读“三圈环流局部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A为东南信风带 C.C为西南风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8.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气候类型中,其形成与C有关的是( A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 第7题,根据三圈环流图示,可判断该地为北半球;所以C的风向为西南风,中低纬的信风带和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的近地面风向都为东北风。D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8题,根据图示可知C为西风带,受西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气温降水直方图为①②。

二、综合题

9.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 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理由是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冰岛)低压 ,冰岛的风向是 偏南风 。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简述欧亚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夏季,欧亚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10.读“世界局部图”(图1)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新加坡受气压带①控制,终年盛行__上升__气流,其气候特征是__全年高温多雨__。 (2)北京受__海陆热力性质__差异的影响,形成__温带季风__气候。

(3)气压带、风带随__太阳直射点的移动__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罗马受__②__和__③ (填数码)交替控制。北京某中学生寒假去罗马旅游,根据该地气候特点,出发前应准备__雨伞或雨衣__(生活用品)。

(4)伦敦位于北纬40°~60°,全年受③__盛行西风__(填名称)控制,并在海洋暖湿气团影响下,其气候特征是__全年温和多雨__。

【解析】 新加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罗马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伦敦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四川遂宁质检)如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完成1~3题。

2019年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C.地球的自转运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使得地球的上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

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D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低气压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因此降水量多,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动幅度小,大致位于赤道与南纬 5°附近之间地区,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降水量较少,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B )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解析】 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018·河南许昌调研)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4~5题。

4.甲~丁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A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2019年

5.图示各气候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气候判断方法知,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为温带季风气候,丁为热带草原气候。甲、乙气候的冬季均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第5题,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下图为某沿海地区1~12月平均风向风力图(图中的线表示风向和风力:线越长、风力越大,线段向中心点延展的方向表示风向;线上的数字表示月份)。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全年温和 B.气温年变化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降水集中在5~9月 7.下列关于该地风向、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地以西南风为主 B.该地有两个月风向相同 C.该地风力最大月为8月 D.该地风向季节变化小

【解析】 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理位置的定位及气候类型特点的判断。第6题,图中的线表示风向和风力。读图可知,该地区风向的季节变化大,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降水量大,反之,降水少,故降水季节变化大,C选项正确;该地区纬度为15°,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故A、B项错误。12月、1月、2月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D错。第7题,读图,该地区1月与12月风向相同,盛行西北风,B对;由材料线段所在象限位置可知,该地以东南风为主,A错误;线段越长,风力越大,故风力最大月是7月份,C错误;风向季节变化非常明显,D选项错误。

(2018·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质检)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完成第8题。

8.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D )

A.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D.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年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B)【解析】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2018·石河子月考)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2~3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wcw578nfd371qz5d0ci05ej21u0rq00k1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