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C.不结盟
B.“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选A 材料中“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反映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解析:选D “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而是要旗帜鲜明的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解析:选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选D项。
4.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解析:选B 为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
5.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解析:选B 依据所学可知,A项是1949年提出来的;B项是1953年为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睦邻关系,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这促进了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关系的发展,符合题意;C项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来的;D项说法错误,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不同。
6.每年的6月28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纪念日。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包括( )
①是“冷战”时期中国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产物 ②在外交实践中日益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同 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倡导的和平、平等、共同发展等理念符合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美苏“冷战”时期提出的,但它并不具有“冷战”色彩,故①错误。结合所学知识,②③④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价值,符合要求。
7.建国初期,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解析:选C 题中“有几个兄弟配合”指的就是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并且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
8.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 )
A.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了新型的区域合作 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解析:选A 日内瓦会议是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际会议,这两个会议都体现了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努力和交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故A项正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的,新型的区域合作是在改革开放后,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在20世纪50年代。
二、非选择题(18分)
9.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
材料三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4分) (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6分)
2017-2024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