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要求及应试技巧
自工作以来笔者共接触过三套教材:1996年到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出版集团XX公司合编)一套,2003年到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发行的试用本一套,2006年至今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套。从教材编制沿革中可以发现,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越来越重视,阅读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新课标每一模块都提供了各单元的主要阅读语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教材的变化,强化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以取得教学实效。 一、新教材中阅读的要求和特点
新教材中,从必修阶段模块一到选修阶段模块十一,阅读语篇的篇幅从300-400字逐渐递增至800-900字,这些课文不仅包含该单元有关主题的重要信息,还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的语法结构。针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阅读方面要达到基本要求(七级)和较高要求(九级)。 基本要求为:掌握基本阅读技能, 能顺利阅读并准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文章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这种情况基本上达到高中会考水平。 较高要求为:掌握较高阅读技能, 能顺利阅读并准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文章。 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
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根据交际话题、场合和人迹关系等相关因素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或表达。阅读难度略高、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左右。
高中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下述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作者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5.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6.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7.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二、阅读理解六大技巧
在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总分的27%。本人平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选用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语言地道,集中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英语行文的特点和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总结执教以来的心得体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找中心思想、主旨大意。
像平时练习的有关图片、故事、小说或者文章等围绕某个特定的事物而展开的,这些都有主要论述的对象和主题。而中心思
想就是关于这个主题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有时作者会通过文中的某句话提出中心思想,那么这句话就是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如以下这段话:Many rare and strange animals live in the Galapagos Islands. There are enormous turtles weighing more than 500 pounds each and giant lizards called iguanas that are four feet long. Some of the birds that live in the Galapagos Islands are founds nowhere else in the world.文章的第一句话就给出了这段话的主旨,其他的句子再对这个中心思想进行补充说明,这些句子都围绕这个主旨展开,描述具体信息。 第二,找细节。
通过研究高考英语试卷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事实细节题主要针对文章中一个短语、一个完整句子或一个从句而设置。平时训练中,注意细节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帮助读者把作者所描述的内容具体化。对一个主题进行细致描写的短篇写作称为小文章。精读一篇文章和为打发时间而粗看一个故事是不同的。精读是为了从篇章中获得新的信息,阅读的速度要放慢,为了理解其中的信息,可能要弄清陌生词的含义,还有就是旧词新意,为了弄清细节,还要多看两次原话。请看这段话: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a large copper statue. It was
given to the United Statues by France in 1884 a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It is also a symbol of liberty that people enjoy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The statue stands on Liberty Island in New York Harbor. 细节描写的地方有: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made of copper./ France gave 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884. /It i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and liberty. /It stands in New York Harbor. 第三,认清事实和观点。
在高中课文中专门有单元来帮助学生学习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个人观点。在考试题目里经常会出现这类题: 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 the matter?/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学生往往会用自己或常人的观点和态度加以判断,弄混了题目的意思。平常训练时,教会学生发现哪些是陈述事实、哪些是提出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其他资料和手段来核查某件事物的真实性。如:
All of Asia lies w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Date Line. /The nin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ied a month after taking office./ Oranges grow on trees.
观点是个人的某种感觉、信念或想法,读者不能用真或假来衡量一个观点。如:
I think running a marathon is a terrific accomplishment./ Dogs are the best pets. 第四,作猜测。
高考试题中,要求推理判断的题目也占3-5题,根据文章的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信息,读者要对它们做合理的推理判断。细心的读者能够对作者没有说明的情况进行推测。这种猜测是有一定依据的,作者在文中提供的信息,以及读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平时的训练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猜测的依据。如:
Junia clutched a handkerchief tightly in her hand to wipe away the tears that trickled down her cheeks. 看完这段话,读者会猜出Junia 非常伤心。猜成这样的依据是她在哭,还有常识是人伤心时才会哭。这种基于一定依据而作出的猜测称作推理。但是,读者不能肯定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比如上面这个例子,Junia在哭泣,还有可能不小心受了伤,或者因为喜极而泣。这时要培养学生利用故事中其他的细节进行更准确的猜想。
第五,判断顺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事物总是按照规律发展的,或者是按照时间、空间或内因、外因的顺序发展,一个故事中各个事件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故事中先发生的某件事往往是引发下一件事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在大大小小的测试题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还有,在学习的课文中也有很多都是如此,在日常引导学
新课标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要求及应试技巧-精选教育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