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集股市剑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

第一讲 :赤裸裸的人性

系列简介:在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来推动的——贪婪和恐惧。在股市中,能够最终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想而知,股市心理学在实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是决定股市命运的关键因素。纵使你有打败对手千军万马能力,如果你没有战胜内心深处一匹野马的能力,终究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厄运!!!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方位地深度剖析股市投资行为的各个心理层面,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解决股民投资心理障碍和投资困惑的大型讲座专辑。全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投资行为的非理性陷阱(5节课)。2、股市认知和自我认知(4节课)。3、股市技术分析心理学(3节课)。4、战胜自我心理学(3节课),全套系列共15节课。其中运用了大量世界著名的理论:前景理论、后悔理论、预期理论、过度反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分析师悖论、同侪悖论、确定效应、反射效应、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羊群效应、蛇咬效应、大数法则、小数法则等等。全部采用通俗易懂、案例结合、一学就会的教学模式,让投资者在轻松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在学以致用中收获。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一)——赤裸裸的人性 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恐惧,究其根源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很多却十分害怕损失。然而人们并非能够预知所有的事情,而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情投资者往往采取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所以明明骑上大黑马却早早地被甩下来,明明是一只熊股却寄予莫大的希望,最终导致牛市不赚钱,熊市亏得更多!!! 一、确定效应

1、确定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看得见的好处而放弃赌一把。也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可以赚1万元,不卖出可能只赚3000元或不赚钱,也有可能赚2万元甚至更多,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确定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因为人们总是讨厌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喜欢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这种心理往往会放走一只大黑马,卖完后股票却大涨,常常使自己后悔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克服确定效应?

4、大盘或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获利的股票即使短暂回调仍然可以继续持有,等待更大的收益,而在上升趋势的末期,股票前期明显涨幅过大,在高位快速拉升后宽幅震荡时则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不要幻想过高。

二、反射效应

1、反射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赌一把,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会亏损1万元,如果不卖出可能亏损2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反弹解套不亏钱,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股市中赚钱容易,但亏钱却更容易。股票刚上涨时不敢买,可等到股价一涨再涨时终于下定决心买进了,买进后就被套,被套后就死不割肉,于是就越亏越多,等到绝望时就卖了。大多数投资者在亏损的情况下心里会及不甘心,宁愿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和市场赌一把,也不愿意花钱买教训。据统计:投资者持有亏钱股票的时间远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打开你的账户:看看留下来时间最长的股票是红色的还是绿色的?是红色的多还是绿色的多?那么我们投资者怎样克服反射效应?

4、投资者在决定亏损股票是否止损出局之前,应该对大盘及个股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如果大盘及个股处于下跌趋势的末期、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套牢的股票可以持有等待解套或盈利。如果大盘及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末期、下跌趋势的初期或中期,套牢的股票应该果断割肉出局。如果是下跌途中的横盘震荡趋势,套牢的股票在大盘或个股破位下跌时就立即止损出局。 三、损失规避

1、损失1万元的痛苦感和获利1万元的快乐感哪一种感觉程度更强烈?

2、猜手中硬币的正反面,猜对了赢1万元,猜错了输1万元,输赢的概率是各50%,你愿意赌一把吗?

3、损失规避:当我们做同等有关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往往表现出不对称性,即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收益的快乐感。

4、在获利的情况下,如果获利停滞不前甚至减少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而不会选择持有观望,经常会错过更大的获利机会。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解套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继续持有,而不愿意接受割肉亏损的现实,结果导致更大的亏损。所以主力经常利用投资者的损失规避心理来达到洗盘和反弹出货的目的。

5、面对损失规避心理,我们一定要根据大盘及个股所处的位置做出正确的决策,尽量使获利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举例:面对洗盘: 滨海能源 000695 面对出货: 滨海能源 000695 四、禀赋效应

1、女人买衣服之前会对售货员怎么讲?买回来穿上衣服后会对同事怎么讲?

2、禀赋效应。就是人们对同一件商品在拥有时所评估的价值比未拥有时所评估的价值更高。

3、当我们没有买进股票时,往往会对股票做出客观的评价,但一旦买进后潜意识里就觉得该股票会上涨,无形中就高估了其价值,如果真的上涨了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如果不涨反跌总会搜集各方面有利于股票上涨的证据,从而支持自己继续持有股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股票是有价值的,未来应该会上涨,深跌时盼望着反弹,一旦真反弹了就会认为是反转,导致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能及时止损,结果只能是一路深套下去。

4、克服禀赋效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尊重市场和技术分析,市场行情不好、股票趋势走坏,亏损股票尽量减仓或出局。

五、同侪悖论

1、同侪悖论。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人们总是喜欢把得与失、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定格在和其它参照物的比较之下,从而做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2、如果你的同事每月拿3000元的工资,你拿了3500元你会觉得很愉快,如果他们都拿8000元,你拿7500元你会觉得很失落。

3、在股市中,投资者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股票和其它的股票或其他人的股票进行比较,当其它股票大涨特涨或其他人大把大把的赚钱而自己的股票却不涨反跌时,失落感油然而生,大骂手中的破股、烂股、死股、鬼股,于是方寸大乱,一狠心就卖了自己的破股去买大涨特涨的妖股,等到自己买进妖股时刚好又开始回调了,而原来卖掉的破股却摇身一变成为大黑马,此时心情更加急躁、疯狂,于是就频繁奔波于杀跌追涨之中,完全踏不准市场的节奏,就这样在大牛市中不仅没有赚钱反而大赔。(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人比人气死人!)

4、在股市中,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计划,别人赚钱与你无关,天天都有股票涨停也与你无关,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只要自己的股票没有质的问题就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计划,市场总是在轮番上涨的,在牛市中没有永远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不涨的股票。 六、锚定效应

1、锚定效应,是只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一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参照值,起始值象锚一样制约着估算值。在作出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起始值信息过多的重视。

2、500斤重的一头牛后面跟着一只10斤重的老鼠,你会惊讶好大的一只老鼠吗?如果把400元的彩电放在九毛店里销售你会觉得贵吗?

3、所以人们最初确定的参照起始值对其后的判断、决策影响很大,100元的股票跌到30元你会觉得很便宜,而10元的股票跌到6元你会仍然觉得很贵!这种锚定效应经常会潜意识地激发投资者抄底的欲望。经常抄底的人有时不一定能赚钱,有时候也会套在半山腰上。

4、在牛市中抄底固然不会错,但同时也要考虑底部是否夯实、时机是否成熟、股性是否活跃、基本面是否良好等因素,跌得多并不代表一定会马上涨,而在熊市中抄底就要格外小心,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底部。还要区分牛熊中得长期底部、中期底部和短期底部。 举例:康芝药业 300086

下一节课讲《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二)——该死的心理账户》

第三讲:

在股市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犯各种不同错误,同时为我们所犯的错误又不停的后悔,为看好的股票没有及时买入而后悔;为过早的卖出获利股票而后悔;为没有及时卖出止损导致深度套牢而后悔;为没有买入别人推荐的大牛股而后悔;为买入股评推荐的股票深度套牢而后悔;为没有赶上大牛市而后悔;为在大熊市入市而后悔…… 一、后悔理论

1、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经常犯错误而后悔?首先是我们知识面不全面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我们阅历不够丰富对未来做出错误的判断。再次就是我们心理素质的不成熟导致盲目操作。

2、后悔理论。是将一件事情的结果与原来做出另一种决策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对比所产生的情绪。

3、怎样克服后悔理论?克服后悔最重要的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所谓艺高人胆大,不断减少自己的错误决策。还要对大市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确定是宁愿不操作,严格遵守操作纪律。 二、懊悔规避

1、由于懊悔会给人们增添痛苦,所以人们害怕后悔、厌恶悔恨,所以凡是有可能会增加后悔情绪的行为人们会尽量回避。这种心理就驱使人们尽量维持现状,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改变现有的状况。因为改变现状所造成损失的痛苦会比维持现状造成损失的痛苦更大。

2、克服懊悔规避。当维持现状一段时间并不能使我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时,说明原有决策已经出现问题,我们宁愿打破现状作出新的决策,新的决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机会,也有可能没有收获,但总比维持现状多了一份希望和获胜的机会。 三、从众心理 举例:追涨:

1、为什么会出现从众心理?因为大部分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股票知识和市场运行规律的经验,加之后悔理论在起作用,生怕自己独立做出的决策发生错误而后悔,于是就随大众,大家说好就跟着买,大家说不好就跟着卖。即使错误也没有那么后悔,因为大家都错了,还可以把错误的理由推卸给他人,自己心安理得。 2、现在很多机构会利用投资者的盲目从众心理通过股评黑嘴达到出货和建仓的目的。

3、真正能够成为股市赢家的投资者是那些有自我主见、有与众不同思维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而那些失去自我、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和总是喜欢推卸责任的人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四、卖出效应

1、上述三种行为中,哪一种行为的后悔程度更强烈?

2、通常人们卖出赚钱的股票是最容易的,卖出后有操作成功的自豪感,即使后来又涨了后悔程度并不强烈,毕竟是赚钱了。而卖出亏损股票就等于接受因操作错误导致亏钱的事实,就会为当初的决策错误而后悔,如果是卖出后又大涨了就会更加后悔。

3、所以投资者宁愿把赚钱的股票卖掉,也死抱着亏损的股票不放,亏损的股票不卖有可能会扭亏为盈,也有可能亏得更多,不敢是哪一种持有股票都可以减轻后悔的程度。

4、事实上,是否决定卖出股票不是取决于自豪感和避免后悔,而是取决于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判断,如果是股票处于高位,不管是赚钱还是亏损都不应该持有;如果是处于低位,不管是赚钱还是亏损都应该持有观望;如果是中位,上升趋势持有,下跌趋势卖出。

下一节课讲《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四)——人类最大的悲哀》

第四讲:人类最大的悲哀

在股市中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些知识,拥有了一些经验,成功操作过几次,还有的拥有功能最强的行情分析软件,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掌握了独门绝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开始飘飘然,自认为可以战胜市场,其实这些都是幻觉,都不能帮助你成为真正的股市赢家,股市深不可测、千变万化,只有每时每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赢家!愚蠢的人做蠢事并不稀奇,聪明的人做蠢事才叫可笑,因为他们经常会使出浑身的解数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这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判断外界无限的世界。 一、过度自信

1、过度自信。也叫自负。就是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所要面对的风险,过于相信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高估自己对事物的控制能力的一种心理倾向。

2、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的人越容易过度自信,在股市中过度自信就会导致频繁操作、冒险追高和抄底买入,这种非理论的操作往往会让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亏损。

3、市场特大的成交量大部分是因为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过分投机买入所形成的,有人大量买进必然会有人大量卖出,买进者只知道买进的理由,而绝对不知道卖出者卖出的原因,双方都高度相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所以就产生了巨量,而真理却只有一个,最终会以一方的牺牲而回归理性。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集股市剑客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第一讲:赤裸裸的人性系列简介:在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来推动的——贪婪和恐惧。在股市中,能够最终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想而知,股市心理学在实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是决定股市命运的关键因素。纵使你有打败对手千军万马能力,如果你没有战胜内心深处一匹野马的能力,终究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厄运!!!股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rsxi6pknb3qhtz4wh2h1h1yk7phhy00sh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