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
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EDTA钠铁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
Fe+2HCl=FeCl2+H2?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③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H2SO4; 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①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属于有机物;
②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0:8=5:4。 ③EDTA钠铁中,碳、氢、铁、氮、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12):12:56:(14×2):23:(16×8)=120:12:56:28:23:128,故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 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60℃2ClO2↑+ 2CO2↑ + K2C2O4+_______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途 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腐蚀性、不稳定性等 2H2O 喷水吸收 【解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根据资料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能与水反应,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K:2,Cl:2,O:14,H:4,C:4,反应后K:2,Cl:2,O:12,H:0,C:4 ,故还生成了2个水分子 ; (4)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故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最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是喷水吸收。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油纸伞的味道?桐油
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答案】物理 Ca2+ 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混合物 15︰16或30︰32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离子符号,物质的分类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是Ca2+。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4)桐油──石灰中是用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制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30:16×2=30︰32= 15︰16。 点睛:认真阅读,找出有用信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洁厕剂的主要成分一般是酸、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其中酸是最重要的原料.其
中主要应用的酸为无机酸,有机酸则很少使用.无机酸盐中多采用盐酸、磷酸、甲酸、氨基磺酸及其它低分子有机酸.而多数洁厕灵以盐酸为其主要原料.
盐酸主要成分为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盐酸为不同浓度的氯化氢水溶液,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HNO3)的氯化银.氯化银难溶于水,产生白色的凝乳状沉淀. 洁厕剂不能与其他洗涤用品同时使用,尤其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二者结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损害身体健康.
使用洁厕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皮肤.洁厕灵不宜用于非瓷表面,如水泥地面、大理石及铝制品,也不能与其他碱性洗涤用品(如厨房清洁剂、肥皂等)同时使用,否则将失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_____.
(2)为什么洁厕灵与84消毒液的用途不同?_____.
(3)写出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请再举出一种试剂显碱性_____.
(5)根据洁厕灵的特点,推测将洁厕剂洒到了皮肤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 【答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 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 HCl+AgNO3═HNO3+AgCl↓ 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 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解析】 【详解】
(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 (2)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故用途不同; (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 (4)NaOH溶液呈碱性;
(5)洁厕灵呈酸性,洒到了皮肤上应该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故答案为(1)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 (2)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 (3)HCl+AgNO3═HNO3+AgCl↓;
(4)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 (5)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
5.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___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请列举有力的证据取论证褒贬两方面的观点。 要求:①表达完整,因果关系清晰明确 ②一个角度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分别控制在30字内。 有益处:_____; 有害处:_____。 【答案】AD C6H12O6 +6O2
酶6CO2+6H2O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二氧化碳可以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或人造云雾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灭火 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所以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解析】 【详解】
(1)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不是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故错误;
2024-2024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附详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