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李倩倩
来源:《北方音乐》2024年第04期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能力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随着我国在音乐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也成为重要课题,而歌唱思维的培养则是改革的关键一环。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歌唱思维的培养展开分析,以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声乐教学;歌唱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4)04-0155-01
【本文著录格式】李倩倩.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提升[J].北方音乐,2024,02(04):155,157.
声乐教学是高校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专业技能,需要更加重视声乐教学的教学思想与方式改革。而歌唱思维决定着学生的音乐理念及演绎方式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展开分析,思考歌唱思维培养的策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校声乐教学歌唱思维培养问题分析 (一)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引导学生强化自我认知、了解自身学习成果、明确学习方向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评价其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主观,同时也不够客观,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强化,反而可能打击学生的信心。 (二)教学思想不灵活
在教學领域当中,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教师都应当灵活思考、灵活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态度更积极、学得更快,了解得更多,进而得到更理想的学习成果。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特别是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时,更要有灵活的思想,才能保证教学情境的启发性更强。但是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自身的特定教学思路,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规划教学时往往不够灵活,因此,也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思考与表达[1]。 (三)演唱思维引导不到位
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