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分层作业 七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分层作业 七 3.1 牛顿

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达标题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 B.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

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惯性,飞得更远 D.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面上的,但是惯性没有变化

【解析】选D。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物体质量不变,则惯性大小不变,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D正确。

【加固训练】

如图,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 )

A.冰壶的速度 C.冰壶受到的推力

B.冰壶的质量 D.冰壶受到的阻力

【解析】选B。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滑行,在横杆前相对于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分别从横杆的上、下通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运动员 ( )

实用文档

A.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斜向后 B.在空中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 C.越过杆后落在滑板的后方 D.越过杆后仍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

【解析】选D。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分离后,由于惯性,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越过杆后落在滑板上起跳的位置,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A.物块P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 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

【解析】选C。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知Q对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P对Q的压力,选项C正确。 4.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选C。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选项C正确。

5.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飞船。关于“天舟一号”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

实用文档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天舟一号”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解析】选A。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飞船进入轨道之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飞船吸引地球,地球吸引飞船,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

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

A.一定相碰 C.不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

【解析】选B。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不变,所以不会相碰。 【总结提升】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技巧

(1)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时,要把生活感受和理论问题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克服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直观印象,建立正确的思维习惯。 (2)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必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实用文档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分层作业 七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课时分层作业七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基础达标题组】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B.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lwdb275kl9lpyv23wwc1symv1joq10075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