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幼教论文

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

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并为他人服务的环境。从而,在此

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规则意识,“我是小当家”活动应运而生。

文|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娄丹娜 王晓璐

社会化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融合和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是一个社会人,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义务。在我们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的主人,他们既享有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为幼儿园承担起小主人的责任。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并为他人服务的环境,从而,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规则意识,“我是小当家”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就是要使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各个岗位老师的辛苦,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增进自己作为幼儿园小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经过老师们的讨论,活动参与者确定为大班的孩子,按照班级值周的方式轮流进行,分别在规定时间段为大家服务,并确定了几个岗位:小小报童、小小旗手、小小老师、小小帮厨、小小门岗员、小小绿化园、小小接待员、小小清洁员。

下面以小小报童为例,展现活动的整个过程。小小报童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自主看室号,并能正确送递报刊。主要内容为每天负责把门卫的报纸杂志送到各个办公室。

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每个班级及办公室等后勤场所,都在门口设置了一

个牌子,正反面分别为“HELP ME”和“请勿打扰”。值周的孩子可以根据牌子的内容及时给予帮助,这种形式既提升了交往中的礼貌和规范,又使孩子们获得一种被需要的自豪感,增进服务的愿望和自信。

孩子们调查了幼儿园里教职工的一天,大家了解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列举教职工繁多的工作事项时,有几个孩子提出想要帮助那些辛苦的老师们。 典典说:“厨房婆婆每天要洗那么多的碗,我会洗碗!我想帮助婆婆洗碗!” 小雨说:“门卫伯伯每天要送那么多报纸杂志,我们可以帮助门卫伯伯送!” 包涵说:“李医生要给我们分药,我可以帮助她拎药箱!” ……

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经过和孩子们的商量,我们达成共识:帮助门卫伯伯送报刊。报刊小使者的使命就从那一刻起开始了! 选谁来做小使者

趁着孩子们想帮忙的热乎劲儿,报刊小使者就要开始行动了。可是究竟谁来担任这个小使者呢?考虑到孩子们从未送过报,老师们商量决定还是先指定几名平常能力较强的孩子尝试。晨间谈话时,我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孩子们。

这时平常比较顽皮的坤坤在一旁小声地嘀咕:“又是他们几个!”我忽然意识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想来做这项工作,是不是决定太草率了,也许每个孩子都能行!于是,我话锋一转:“当然,老师也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小雨建议让每天的小班长担任。这个班的小班长是孩子们投票选举的,小雨能力较强经常被选举为班长,看得出小雨很渴望且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

此时坤坤又不乐意了:“总是没人选我做小班长,我又没得送了,真没劲!我也想帮门卫伯伯送报纸!”说完,有几个经常选不上班长的孩子也开始应和。老师

说:“还没决定呢!你们先别着急,我看公平起见还是大家投票决定吧,到底是选举还是轮流。”

结果全班31个孩子,有20票投轮流担任,看来孩子们都很想获得这个机会,最后我们决定按学号顺序每天派出2位报刊小使者,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参与。 不打无准备之仗

大班的孩子们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可是机械的识字常给他们带来些许压力。自从报刊小使者活动启动以来,孩子们对认报头和杂志名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报头、杂志名称,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搜集的,一有空就会去认一认,因为他们清楚不认识这些字就不能完成送报任务。

更让我们惊讶和欣慰的是他们还自行发明了“一字识认法”,比如:《现代金报》,只要认出一个“金”字就能知道是《现代金报》了。这个方法连能力较弱的科科也很受用呢!脸上那种坚定和信心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

整个幼儿园教室多,报刊的种类、去向也比较复杂,为了方便孩子们记住什么班级送什么报刊,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设计了一张报纸送到哪里去的表格,有了这张表格就方便记忆不容易出错了。在尝试画表格的活动中,大家掌握了纵向与横向交织的表格识认法,也为大班的孩子积累了初步的表格统筹概念及有用的生活经验。

话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行为课程中所指出的行动,需基于师生前期做好恰当的预计,充分的准备基础,这样才能行之有效,行必有果! 活动进行时 第一天。

今天是孩子们第一天开始送报纸,说实在的虽然准备工作做得还算充足,但是班

级老师还是有点不放心,尾随报刊小使者走了一趟。按学号,今天是性格开朗的1号舒舒和生性腼腆的2号天天,这样的搭配应该会有所互补。果然,全程送报中都是舒舒冲在前做决断,天天跟随着但也乐在其中。舒舒把报纸送到园长老师手中,有礼貌地说:“园长老师您好!这是您的报纸!”随后大声说“再见”,天天也跟着说“再见”。对天天来说,这是一个进步,说完他俩笑嘻嘻地走了。看来,他俩很享受送报的过程,适宜的人员搭配能起到榜样带动作用。 第二天。

继续尾随,今天的3号、4号属于班中年龄偏小的,一路下来,不是被走廊上的画吸引了,就是找不到某某教室。结果送完报纸将近用了2个小时,排除自身容易受干扰的因素,更多的原因在于多走回头路,浪费了时间。于是,下午老师赶紧把这个问题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大家决定商量出一条最近最省时的送报路线。老师们画了幼儿园的平面图,在平面图上标出送报的办公室和班级,全班分成6组进行设计,很快6条送报路线设计完毕。为了验证哪条路是最便捷省时的,6组进行现场测试,结果第三组时间最短,第三组组长负责向大家推介了送报最佳路线。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有计划的安排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也是实践活动给予孩子们最宝贵的生活财富。 第三天。

中午吃饭的时候,各班老师反馈了一些报刊小使者的信息,比如:某某很有礼貌,某某落落大方,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不打招呼放下报纸就走人。随即我在班级开展了送报礼仪教育,安排了许多场景,供孩子们现场模拟讨论。 假如你送报纸的时候老师很忙,你该怎么说? 假如老师没听见你的声音,你该怎么办?

假如老师和小朋友正在上课,你该怎么办? ……

经过模拟和讨论,大家总结了许多礼貌的言行,经常挂在孩子们嘴边的就是这句:“您好!打扰一下,这是今天的报纸!”相信报刊小使者们正在慢慢积累更多的与人交往的好方法。 第四天。

适当调整了今天的人员搭配,心中有着最佳路径宝典和送报美言,应该是万事俱备了吧?果然,今天这个尾随工作也相当轻松。心里还是很佩服这些小家伙,期待接下去的顺利进行!

只有真正体验和尝试,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行为课程正是倡导了行动在前、反思跟进、及时调整、再次行动的行为理念。 将送报活动进行到底

到了第31天,报刊小使者的体验活动已经开展了两轮,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可这几天却有许多办公室的老师抱怨:“报刊小使者的报纸都送到哪里去了?”询问了几对孩子,他们开始互相指责是对方送错了,言语中也似乎少了刚开始送报时的兴奋劲和责任感。是孩子们对送报活动失去了兴趣?还是枯燥的工作难逃不能坚持的命运?这样的困惑带到了平行班会 议上。

黄老师:“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送完报纸后,让老师签字确认,这样报纸的去向也有据可循。”

俞老师:“我们班的孩子可崇拜你们班的送报员了,几次向我提出也想背着袋袋去送报,索性我们把这个行为做大做出特色,成立一支大班组送报小分队。”

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

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幼教论文宁波一幼:让孩子来当家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并为他人服务的环境。从而,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规则意识,“我是小当家”活动应运而生。文|宁波市第一幼儿园娄丹娜王晓璐社会化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融合和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lvos2h5xa0cqsi0v0jd0weks4q8c700ns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