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部分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

一、?202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解析:诗人表达的对恩惠的态度,并非“受恩必报”。他希望凭自己的才学被人赏识,而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①情感表达上,颈联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所写场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投诗的目的。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作为文人的孤高耿介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读者真切感受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上,就全诗而言,只有颈联为借景抒情,其他都为直抒胸臆,这样就使全诗的节奏发生了变化,结构上不至于太过紧迫,而是显得委婉从容。

二、?2024·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田塍望如线”意思是“田埂笔直如线”,由此可知“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

4.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言律诗。而《插田歌》为乐府诗,写的是田野风光和农民插秧的劳动场景。体裁的不同决定了二者语言风格不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且运用典故,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

7lpo30b24o85bn78arf2570pk9t82300b6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