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一、我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导读篇P001)

作为技工院校,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可以实现课程、教学、师资、场地、评价、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徐工各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

二、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成效(导读篇P001)

1.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开发工程机械装配调试与维修等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全新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学生工作页;

2.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要求的具有较强教改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体化教师;

3.学习工作站建设:在新校区建设中建设与一体化课程相匹配的包括教学区、资讯区、工作区、工具区和展示区于一体的学习工作站;

4.教学管理:修改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管理; 5.评价体系:创新对学生和对教师的师生评价体系。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九件事(导读篇P002) 1.确定专业领域:行业分析和需求分析,确定专业领域;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观察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3.转化一体化课程:教育教学分析,转化一体化课程; 4.描述一体化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一体化课程; 5.开发学材(工作页):学习任务设计,开发学材(工作页);

6.准备课程实施:学习工作站建设,一体化教师培养,做好课程实施准备; 7.实施与评价:一体化课程实施与评价;

8.改革管理模式与评价: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 9.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优化与持续改进。

四、课程改革的背景(P003~P006)

1.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2.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3.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人力资源价值定位。

五、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P011) 1.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于一体; 2.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于一体; 3.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于一体; 4.学习者与工作者于一体。

六、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对技工院校课程改革提出要求(P015) 1.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2.国务院〖国发[2010]36号〗文件提到:“根据职业培训规律和特点,加强

2 / 13

职业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课程体系、培训计划大纲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发[2010]57号〗文件提到:“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4.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组发[2011]11号〗文件提到:“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上述文件均对技工院校提出了关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为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七、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组成架构中的五大板块内容(P019)

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 学习工作站建设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 评价体系 组成架构 细化说明 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一体化课程课构建与实施 程体系 课程教学方案 学材 授课进度计划 教案 一体化师资专业能力的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列表、课程描述、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学习任务序化表、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教学活动组织策划表 工作页、作业指导书、传统教材、网络资源、工具书、技术手册、产品说明书 指导教师实施一体化课程的操作性教学文件 一体化的教师是企业工 3 / 13

队伍建设 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区 资讯区 工作区 工具区 学习工作站建设 展示区 课前的教学管理 课中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课后的教学管理 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 评价体系 对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 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体,是技术技能能手与教育教学能手的结合体 包括校内教学场地和校外教学场地,每个教学场地均是由场地、设备、教师、学生、企业师傅、有关学习任务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检查、反馈(教学文本质量反馈、教学安排符合反馈、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教学实施效果反馈)、纠正、持续改进 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专业能力、企业工作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八、一体化课程体系12个组成要素的深入理解与讨论(P019~P021) 1.一体化课程的来源:来源于行业企业情况分析与实践专家访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2.一体化课程的特征:表现为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体现为学习领域。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完成一项任务或一件作品(工件)而展开,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

4 / 13

3.一体化的教学计划:体现课程结构模块化。新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依据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来构建,从而对应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等不同培养层次。

4.一体化的学习任务:描述任务的工作过程。 5.一体化的教学场地:体现为学习工作站。

6.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7.一体化的学习方法:体现“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具体的工作情境置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以工作性思维来构建教学过程。

8.一体化的教师:是企业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体。

9.一体化的教学管理: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教学控制系统,以学习任务导向决定师生管理走向。学生视学习任务实施需要灵活组建学习小组,打破目前传统的班级固定的组织形式。

10.一体化的考核评价:实行过程化模块式考核,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职业能力的形成。

11.一体化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任务书、工作手册、工具书、网络资源、参考教材等学习资源包。

12.一体化的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学生管理模仿企业构架管理模式搭建班级管理模式。

九、典型工作任务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区别(P023~P026)

1.技工院校往往直接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导致课程内容只体现某职业(工种)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2.要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借助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实现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3.不管是国家职业标准,还是典型工作任务,虽然分析的角度不相同导致内容不一致,但它们基本来源于企业,是不相矛盾的,有其互相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十、如何正确理解综合职业能力(P026~P029)

1.综合职业能力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2.为什么传统的学科课程不能完全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1)学科课程把学习理解为一个书本过程,无法实现学习的迁移性;

(2)考试评价是教师用来考核其教学质量的工具,评价的对象是教学内容而不是学生;

(3)考试成绩靠学生“死记硬背”得来,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

3.为什么传统的技能训练不能完全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1)传统技能训练强调点状的操作技能训练;

(2)学生习得的技能很有可能在若干年后被技术系统或技术工具所取代,没有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3)传统的技能训练仅仅关注技能培训是否更适应工业经济时代,而对悄然

5 / 13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一、我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导读篇P001)作为技工院校,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可以实现课程、教学、师资、场地、评价、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服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lo4b2owlc7g2499ip734mu7526k9200fn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