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0年的变与不变
□董忱
【摘 要】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攀上历史性高点6124点后,随后受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股市走向低迷,2008年8月7日,上证综指以2727.58点收盘,而十年后,2024年的8月7日,上证综指以2779.37点收盘,惊人的相似让人浮想联翩。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年大牛市的辉煌,只能在投资者的记忆中回味。
【期刊名称】齐鲁周刊 【年(卷),期】2024(000)033 【总页数】4
【关键词】变与不变;2008年;A股;全球金融危机;上证综指;2007年;上证指数;股市走向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攀上历史性高点6124点后,随后受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股市走向低迷,2008年8月7日,上证综指以2727.58点收盘,而十年后,2024年的8月7日,上证综指以2779.37点收盘,惊人的相似让人浮想联翩。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年大牛市的辉煌,只能在投资者的记忆中回味。虽然十年来中国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变化的过程,却也隐含着不变。本刊记者特邀浙商证券山东分公司资深投资顾问唐文斌分析近十年股市变化情况。
10年上市公司数量翻一倍
2008至2024年10年间,A股上市公司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前的2008年有上市公司1625家;之后逐年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七月共有
3512家上市公司。2008年到2024年10年间,上市公司家数增加了近2000家,增幅达到1.23倍,相当于十年“再造”一个沪深股市,股票市值也是大幅飙升。总市值与流通市场的变化,与十年来挂牌的上市公司日益增多、解禁的限售股增多关系密切。
近10年来,1400多只股票在中小创业板上市,大大提高了A股的市场活跃度,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剧增,市场的一个共同认知也在形成:IPO常态化,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严监管严审核下,好的标的也越来越多,存量上市公司中质地一般者必将遭到投资者的抛弃。
此外,在A股整体市盈率水平、十大高价股等方面,其变化亦非常惊人。像十年前股指上摸6124点时,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水平高达55倍,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也是非常罕见的。十年后,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不到20倍,已遭“股斩”并且还打了折。
A股的扩容在10年间进展飞速,10年时间增加了近2000只股票,IPO扩容情况以及“堰塞湖”问题与10年前相比明显缓解。
浙商证券山东分公司资深投资顾问唐文斌告诉记者,“确实在过去的十年,A股的扩容速度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谈‘IPO’色变。10年数量翻了一倍,究其原因在此不谈,但是另一面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这个市场的退市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相比新增的数量,退市个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忽略不计。大家可以想一下,在一个场内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又呈现出一个只进不出局面,如同一个消化系统出问题的病人,必然会出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到的10年指数回归的映像。但是今年开始已经有好的端倪,监管部门对于退市制度的重视和严格,也将对这一股
市堰塞湖形成更有效的引流作用。”
早在2008年专家就已经提出了,股市也要“抗震救灾”,股市的“堰塞湖”现象需要治理,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随着最近两年新股发行的常态化,加上监管部门严格把关,近期IPO申报与获得核准的公司数量大幅下降,其中正常待审的企业剩下400多家,比2016年初的800多家已经大幅减少,新股的“堰塞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缩减。
“十年归零”,巧合?历史重演?
与10年前相比,我们发现上证指数仿佛回到原点,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地踏步或者倒退,市场格局与当年相比,还是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市场这10年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虽然近10年间A股市场投融资整体向好,宏观经济增速较快,但上证指数并未给予充分反应,主要因为上证指数是价格指数,并未包含市场规模、市场交易活跃度等信息,仅仅通过一个价格指数判断整个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善,还需要多考虑其他因素。
上证指数重回10年前的点位,是否代表整个A股市场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历史重演?
唐文斌介绍,相同的上证股指点位,其实具有不同的市场意义。A股市场在市场规模、上市公司数目、投资者开户数上已有较大的发展,A股市场整体投融资功能发展良好,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A股市场,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融资效率。特别是经过长期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市场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段时间,我们有了两融、期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丰富了市场。经历过4万亿的经济政策刺激、经历过人民币的大幅升值、2015年的大牛市和隔年的熔断
A股10年的变与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