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电业局2013年度变电专业十八项反措知识竞赛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本题共20题,10分,每题0.5分)
1.
12kV高压开关柜空气绝缘净距离要求( A )。
A、> 125mm ; B、》130mm; C>> 135mm; D、》140mm
2.
对于实习人员、临时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强化( C ),并应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
全技能和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
A、技术培训;B、技能培训;C、安全技术培训;D、岗位技能培训 3.
防误装置电源应与( A )电源独立。 A、继电保护及控制回路; B、照明回路; C、检修;D、应急
4.
为避免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底部事故时扩大影响范围,应将接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设 在(B )
侧。
A —次母线的L2 ;
B 一次母线的L1 ;
C 一次绕组的两侧;
D母联断路器两侧
5. 对检修或事故跳闸停电的母线进行试送电时,具备空余线路且线路后备保护齐备时应首 先考虑用(B )送电。 A另一段母线;
B外来电源; C本段母线所接主变;
D临时电源。
6. 一级重要客户供电条件:(C )。
A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个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
B具备三路电源供电条件,至少有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不同的变电站,当任何两路电源发 生故障时,第三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
C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 立正常供
电;
D可以通过临时架线等方式具备双回路或两路以上电源供电条件。
7. 绝缘子表面涂覆“ 防污闪涂料”和加装“ 防污闪辅助伞裙”是防止变电设备污闪的重
要措施,其中(D )不宜单独加装辅助伞裙,宜将防污闪辅助伞裙与防污闪涂料结合 使用。 A电流互感器; B电压互感器;
C断路器;
D避雷器。 8.
110(66)kV电压等级变压器高压侧的局部放电量不大于( C ) o
A 300pC ; B 200pC; C 100pC; D 50pC。
9.
()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A )
A 110kV (66kV )及以上; B 220kV及以上; C 35kV及以上;
D 所有。
10. 按照《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393-2010 )开展红外检测,以下哪些情况
需要进行精确测温(C )。 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变压器(
电抗器),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
1个月内(但至少在24h以后)进行一次精确检测。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电抗器)每年在季节变化前后应至少各进行一次精 确检测。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每年在季节变化前后应至少各进行一次精确检 测。 ④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每年在季节变化前后应至少各进行一次精确检 测。
A ④; B
; C ; D ④
11. 对水平放置保存期超过( B )的110(66)kV及以上套管,当不能确保电容芯子全部浸
没在油面以下时,安装前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额定电压下的介损试验和油色谱分析。
A 6个月; B 12个月; C 18个月;
D 24个月。
1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交接试验时,应进行空载电流测量。励磁特性的拐点电压应大于
(A )
A 1.5Um/ V3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B 1.7Um/ V3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C 1.7Um/ V3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D 1.5Um/ V3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13.运行中应巡视检查气体密度表,产品年漏气率应小于(
B )。
A0. 4% ;
B 0.5% ;
C0. 6% ; D0. 7%。
14.交接时SF6气体含水量小于250卩I/L。运行中不应超过(C )(换算至20C),若超标
时应进行处理。 A 300 卩 l/L ; B 400 卩 l/L ;
C 500 卩 l/L ;
D 600 卩 l/L
15.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出厂试验时应进行不少于(
B )次的机械操作试验,以
保证触头充分磨合。
A 150 ; B 200 ; C 250 ; D 300
16. 用于电容器投切的开关柜必须有其所配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的试验报告,且断路器必须选
用(C )级断路器。
A C0 ; B C1 ; C C2 ; D C3
17. 对于110kV及以上新建、改建变电站,在中性或酸性土壤地区,接地装置选用(
D)
为宜。
A冷铜覆钢; B热铜覆钢;
C冷镀锌钢; D热镀锌钢
18.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预留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线必须经确认合格, 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在此基础上方可回填土。同时,应分别 对两个(A )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 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方备存。
A最近; B最远; C最粗; D最细
19. 定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B )年)通过开挖抽查等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蚀情况,
铜质材
料接地体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 A4 ; B5; C6; D7
20. 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可采取以下哪些措施:(D) 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在
1.9Um/ 3电压下,铁芯磁通不饱和的电压互感器。
在电压互感器(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站)
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间串接线性或非线性消
谐电阻、加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或其它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 10kV及以下用户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应不接地。
A ; B ; C ; D
二、判断题:(本题共10题,10分,每题1分)
1.
直流系统对负载供电, 应按电压等级设置分电屏供电方式,
应采用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
(X )
2. 重要客户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标准应达到保安负荷的 110 %。
( X )
3.
外绝缘配置不满足污区分布图要求及防覆冰(雪)
闪络、大(暴)雨闪络要求的输变电
设备应予以改造,重污区的防污闪改造应优先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产品。 (X )
4.
对采用有载分接开关的变压器油箱应同时按要求抽真空,但应注意抽真空前应用连通管 接通本体与开关油室。(V )
5.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拆装套管或进人后,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V )
6. 变压器本体保护宜采用就地跳闸方式,即将变压器本体保护通过较大启动功率中间继电 器的两付触点分别直接接入断路器的两个跳闸回路,减少电缆迂回带来的直流接地、对
微机保护引入干扰和二次回路断线等不可靠因素。 (V )
7.
电容器例行试验要求定期进行电容器组单台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应使用不拆连接线的 测量方法。(V )
8.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必须进行导电回路电阻测试。 (V )
9.
作为备品备件的110kV及以上套管,应当水平放置(
X )
10对于低压侧有空载运行或者带短母线运行可能的变压器,宜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进行保护。(V )
三、填空题(本题共30题,30分,每空1分)
1. 对于开关柜类设备的检修、预试或验收,针对其(带电点)与作业范围绝缘距离短的特 点,不管有无物理隔离措施,均应加强风险分析与预控。
2. 对于高空作业,应做好各个环节风险分析与预控,特别是(防静电感应)和高空坠落的 安全措施。
3.
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倒闸操作时,严禁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
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并禁止单人滞留在操作现场。待发令人再行许可后,方可进行操 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
4. 新、扩建变电工程或主设备经技术改造后,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应(同时投运)
。
5.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开关设备选型,加强对变电站开关(开断容量)的校核,对短路 容量增大后造成开关开断容量不满足要求的开关要及时进行改造,在改造以前应加强对 设备的运行监视和试验。
6. 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重要线路和设备按(双重化原则)配置相互独立的保护。传 输两套独立的主保护通道相对应的电力通信设备也应为两套完整独立的、两种不同路由 的通信系统,其告警信息应接入相关监控系统。
7. 及时消除直流系统接地缺陷,同一直流母线段,当出现同时两点接地时,应立即采取措 施消除,避免由于直流同一母线两点接地,造成继电保护或(开关误动)故障。
8. 新建和扩建输变电设备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外绝缘配置。中重污区的外绝缘配 置宜采用(硅橡胶类)防污闪产品。
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设备外绝缘配置至少应比中性点接地系统配置高一级, 直至达到(e
级污秽)等级的配置要求。
10. 为防止出口及近区短路,变压器 35kV及以下低压母线应考虑绝缘化;
10kV的线路、变
电站出口 (2公里)宜考虑采用绝缘导线。
11. 全电缆线路不应采用(重合闸),对于含电缆的混合线路应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变压器连续
遭受短路冲击。
12. 当有并联运行要求的三绕组变压器的低压侧短路电流超出断路器开断电流时,
应增设(限
流电抗器)。
13. 变压器新油应由厂家提供新油无腐蚀性硫、
(结构簇)、糠醛及油中颗粒度报告。
14. 110 (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出厂和投产前,应用频响法和低电压短路阻抗测
试绕组变形以留原始记录;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应进行 (现场
局部放电试验)。
15. 对运行年限超过(15年)储油柜的胶囊和隔膜应更换。
16. 铁心、夹件通过小套管引出接地的变压器,应将(接地引线)弓I至适当位置,以便在运 行中监测
接地线中是否有环流,当运行中环流异常变化,应尽快查明原因,严重时应采 取措施及时处理。 17. 新安装的气体继电器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气体继电器应在真空注油完毕后再安 装;瓦斯
保护投运前必须对(信号跳闸回路)进行保护试验。
18. 气体继电器应定期校验。 当气体继电器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时,
应立即检查气体继电器,
及时取气样检验,以判明气体成分,同时
(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19. 为保证冷却效果,管状结构变压器冷却器每年应进行
1?2次冲洗,并宜安排在大负荷
来临前进行。
20. 电容器组接线宜采用(先串后并)的接线方式。
21. 加强电容器装置用断路器(包括负荷开关等其他投切装置)的选型管理工作。所选用断 路器型式
试验项目必须包含投切电容器组试验。断路器必须为适合频繁操作且开断时重
燃率极低的产品。如选用真空断路器,则应在出厂前进行
(高压大电流老炼处理)。
22. 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安装在紧靠电容器组
(高压侧入口)处位置。
23. SF6密度继电器与开关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应满足(不拆卸校验密度继电器)的要
求。密度继电器应装设在与断路器或
GIS本体同一运行环境温度的。
24. 为便于试验和检修, GIS的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或隔离断
口);架空进线的GIS线路间隔的避雷器和线路电压互感器宜采用外置结构。
25. 弹簧机构断路器应定期进行(机械特性试验),测试其行程曲线是否符合厂家标准曲线要 求;对
运行10年以上的弹簧机构可抽检其弹簧拉力,防止因弹簧疲劳,造成开关动作 不正常。
26. 隔离开关与其所配装的接地开关间应配有可靠的(机械闭锁)并有足够的强度。
27. 主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宜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 引下线均
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28. 为防止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出现孤立不接地系统并产生较高工频过电压的异常运行工况,
110?220kV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采用 (棒间隙)保护方式。对于110kV
变压器,当中性点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不大于
185kV时,还应在间隙旁并联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间隙距离及避雷器参数配合应进行校核。间隙动作后,应检查间隙的烧损情况 并校核间
隙距离。
29. 对于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定购前应向制造厂索取能说明该产品可以根据系统电容电流 自动进行
(调谐)的试验报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投入运行后,应根据实际测量的系统 电容电流对其自动调谐功能的准确性进行校核。
30.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离,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 其他
系统影响;消防设施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未设置保安电源的应按n类负 荷供电。
四、应用分析题(本题共5题,40分)
1.如何防止运行操作不当造成变电站全停?(
10分)
答:1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网运行有关规程、规定。操作前要认真核对结线方式,检查 设备状况。严肃“两票三制”制度,操作中禁止跳项、倒项、添项和漏项。
2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微机五防闭锁装 置的电脑钥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3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在一条母线停电检修及恢复送电过程中,必须做好各 项安全措施。对检修或事故跳闸停电的母线进行试送电时,具备空余线路且线路后备保护齐 备时应首先考虑用外来电源送电。
4定期对枢纽变电站支柱绝缘子,特别是母线支柱绝缘子、隔离刀闸支柱绝缘子进行检 查,防止绝缘子断裂引起母线事故。
5变电站带电水冲洗工作必须保证水质要求,并严格按照《电力设备带电水冲洗规程》 (GB13395-2008 )规范操作,母线冲洗时要投入可靠的母差保护。
6两组蓄电池组的直流系统,应满足在运行中二段母线切换时不中断供电的要求,切换 过程中允
许两组蓄电池短时并联运行,禁止在两系统都存在接地故障情况下进行切换。答案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断路器检修规范》
2 ?运行阶段 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应注意哪些问题( 10分)
答:1?加强变压器运行巡视,应特别注意变压器冷却器潜油泵负压区出现的渗漏油。
2?对运行年限超过15年储油柜的胶囊和隔膜应更换。
3. 对运行超过20年的薄绝缘、铝线圈变压器,不宜对本体进行改造性大修,也不宜进行 迁移安装,应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并逐步安排更新改造。
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拆装套管或进人后,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5.
按照《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393-2010 )开展红外检测,新建、改扩建
或大修后的变压器(电抗器),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
1个月内(但至少在24h以后)进行一
次精确检测。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电抗器)每年在季节变化前后应至少各进行 一次精确检测。在高温大负荷运行期间,对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电抗器)应增加
红外检测次数。精确检测的测量数据和图像应存入数据库。
6. 铁心、夹件通过小套管引出接地的变压器,应将接地引线引至适当位置,以便在运行 中监测接地线中是否有环流,当运行中环流异常变化,应尽快查明原因,严重时应采取措施 及时处理。
7 .220千伏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和位置特别重要或存在绝缘缺陷的
110 (66) 千伏
油浸式变压器宜配置多组份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且每年在进入夏季和冬季用电
高峰前分别进行一次与离线检测数据的比对分析,确保检测准确。
3. 在运行中防止开关柜事故有哪些措施? ( 8分)
答:
1手车开关每次推入柜内后,应保证手车到位和隔离插头接触良好。
2每年迎峰度夏( 冬)前应开展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暂态地电压检测,及早发现开关柜内 绝缘缺陷,防止由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演变成短路故障。
3加强开展开关柜温度检测,对温度异常的开关柜强化监测、分析和处理,防止导电回路过 热引发的柜内短路故障。
4加强带电显示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保证其与柜门间强制闭锁的运行可靠性。防误操作闭 锁装置或带电显示装置失灵应作为严重缺陷尽快予以消除。
5加强高压开关柜巡视检查和状态评估,对用于投切电容器组等操作频繁的开关柜要适当缩 短巡检和维护周期。当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增大时,应进行断路器容性电流开合能力校核试验。
4.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以有效防止过电压事故,保护变电设备不受损坏,因此避雷器 性能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过电压防护水平,必须有效采取防止避雷器事故的发生,试谈谈有 哪些措施? ( 6分)
答:1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必须坚持在运行中按规程要求进行带电试验。当发现异常情况 时,应及时查明原因。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用带电测试替代定期停电试 验,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 3-5年进行一次停电试验。
2严格遵守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后各测量一次,测试数据应包括全电 流及阻性电流。
3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应安装交流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表计。对已安装在线监测表计 的避雷器,有人值班的变电站每天至少巡视一次,每半月记录一次,并加强数据分析。无人 值班变电站可结合设备巡视周期进行巡视并记录,强雷雨天气后应进行特巡。
5. 保护装置可以起到有效保护变压器的作用,试谈谈为了有效防止变压器保护事故,在基建 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6分)
答:1新安装的气体继电器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气体继电器应在真空注油完毕后再 安装;瓦斯保护投运前必须对信号跳闸回路进行保护试验。
2变压器本体保护应加强防雨、防震措施,户外布置的压力释放阀、气体继电器和油流速动 继电器应加
装防雨罩。
3变压器本体保护宜采用就地跳闸方式,即将变压器本体保护通过较大启动功率中间继电器 的两付触点分别直接接入断路器的两个跳闸回路,减少电缆迂回带来的直流接地、对微机保 护引入干扰和二次回路断线等不可靠因素。
变电专业十八项反措知识竞赛试题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