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歌曲导入
《雾里看花》(多媒体课件放映) 推动新课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了它,我们就多了一双慧眼,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大家愿意学吗?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问题探究:我们上学到现在,经历过大大小小很多次考试,每一次考试总有名次先后,对于名次和成绩,我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排名,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成绩是属于过去的,无论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都代表过去,得了第一名要想保持,还要继续努力;得了最后一名要想上升,需要更加努力。得了第一名要看到自己的成绩,但也不要沾沾自喜;得了最后一名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但也不要灰心失望。只要付出,总有回报。
对于成绩和名次的看法,我们已经在辩证地看了,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哲学之前,已经在使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了,所以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1.哲学的产生
板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理解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们对问题的高明理解、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但是哲学
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哲学的智慧就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泰勒斯与井: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空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但是,泰勒斯回答姑娘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包括泰勒斯在内的好几位古希腊哲学家同时都是天文学家,这大概不是偶然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也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地上沧桑变迁,人类世代更替,苍天却千古如斯,始终默默无言地覆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衬托出了人类存有的有限和生命的短促。它的默默无言是否蕴涵着某种高深莫测的意味?它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大自然?仰望天穹,人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于是发出了哲学的追问: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世界究竟是什么?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人类的思考、追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通过对这个问题情境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的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
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板书: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问题情境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问题探究:
想一想,司马光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想一想,思维方式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自然界千变万化,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准确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就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名言: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
问题探究:马克思的名言说明了哲学存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板书: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