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理 科 综 合(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C.《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涉及的反应是分解和化合 D.李商隐的《无题》诗句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8.化合物1,1二环丙基乙烯
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其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 C.-氯代物有4种 D.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9.800℃以上可升华。溴化亚铁( FeBr2)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变质,高温时溴化铁(FeBr3)迅速分解成溴化亚铁。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溴化亚铁,若将浓磷酸换成浓硫酸,也能制得溴化氢气体,但反应过程中网底烧瓶中的溶液变为橙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体现了浓磷酸的难挥发性
B.实验结束,关闭热源,仍需继续通人氮气一段时间 C.若用浓硫酸代替浓磷酸,则会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
D.碱石灰既可吸收未反应的溴化氢,又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10.某科研团队研制出在温和条件下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用氨可脱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代表的物质相同,均为氮气和水
B.反应③中,若生成1 mol H+,则转移6 mol电子
- 1 -
C.反应①、②、③、④中,只有反应③、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分子筛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11.已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 01 mol.L-l)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W>X
B.化合物Y2Z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12.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作电源进行模拟消除酸性工业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装置②中得到Fe(OH)3和Cr(OH)3两种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
B.向装置②中加入适量Na2SO4,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装置①中,b极上消耗的n(O2)与装置②中惰性电极上生成的n(生成物)相等 D.当装置①中有0.6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时,装置②中产生0.4 mol沉淀 13.常温下,向某二元弱酸H2Y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 X[X为
]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或
A.曲线I表示随pH变化的关系曲线
- 2 -
B.由图可知,H2Y的二级电离常数Ka2( H2Y)数量级为10-10 C.从a点到b点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NaHY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Y-) >c(OH-)>c(H+)>c(Y2-)
26.(14分)五氧化二钒常用作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生产。一种以粗钒(主
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为原料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部分含钒物质的溶解情况:(VO2)2SO4易溶于水,VOSO4可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c(M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l)“研磨”的目的是 ,“酸溶”时V2O5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NaCIO溶液,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 (填标号),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滤渣b为 (写化学式)。
(4)实验显示,沉钒率的高低与温度有关,下图是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则沉钒时的加热方法为 。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
- 3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