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
高 一 化 学
2016.01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60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选 择 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 B.过度开发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C.煤炭燃烧时安装“固硫”装置 D.宣传“低碳”出行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KCl电离方程式:KCl=K+Cl 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Si
+-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2017Cl D.S
桑水
2-
的结构示意图:
+18 2 8 8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3.碳酸氢钠是焙制面点的一种常用发酵剂,碳酸氢钠属于
A.酸 B.碱 C.盐 D.碱性氧化物 4.25℃ 0.1mol/L的下列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盐酸 B.醋酸溶液 C.氨水 D.蔗糖溶液 5.在高炉中,还原氧化铁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铁矿石 C.石灰石 D.一氧化碳 6.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A.陶瓷 B.大理石 C.玻璃 D.水泥 7.需在容量瓶上标出的是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K、OH、NO3C.H、K、HCO3、Cl
+
+
-3+
+
--
B.Ba、Na、SO4、OH
+
+
2-
-2++2---
D.K、Na、SO4、Cl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1 g Cl2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0.1 NA C.1 mol?L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 NA D.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10.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浓H2SO4 碘酒 H2O NaOH 溶液 图4 Cl2(HCl) -1
﹣
A.图1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图2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C.图3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 D.图4除去Cl2中的HCl 11.下列各个反应,不能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煅烧黄铁矿(FeS2)制SO2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B.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金属铝 C.钠与水反应制烧碱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2SO 4
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钠和钾合金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B.明矾溶于水后能产生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C.水玻璃(Na2SiO3)易溶于水,可用作防火剂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盐酸:H + OH=H2O
+
-
B.钠投入水中:Na + 2H2O=Na + 2OH + H2↑
-
+
C.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氨水:Al + 3NH3·H2O=Al(OH)3↓+ 3 NH4
3+
+
D.MnO2与浓盐酸共热:MnO2 + 4H+ 4Cl
+-
MnCl2 + Cl2↑+ 2 H2O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含少量铝粉: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B.碳酸钠溶液中含少量碳酸氢钠: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C.自来水中含少量Fe:蒸馏
D.硝酸钾固体中含少量氯化钾:配制80℃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实验室配制250 ml 0.200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B.移液后烧杯未洗涤 C.定容时俯视读数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水至刻度线
桑水
3+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17.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O2点燃Na2O2CO2Na2CO3
B.MgCOC.Al2O3D.S
O2盐酸H2O3MgCl2溶液Al(OH)3电解Mg
AlCl3
盐酸点燃SO3H2OH2SO4
18.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向未知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 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A 溶液呈红色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红色褪去 钾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 未知液中一定含有Fe -B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I C 该气体中一定含SO2 D 将豆粒大金属钾投入水中 金属钾密度一定小于水 1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2 Fe(OH)3 + 3 Cl2 + 10 KOH
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KOH是氧化剂 B.Cl2发生还原反应
C.Fe(OH)3 是还原剂 D.生成1 mol K2FeO4转移6 mol的电子 20.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 4.40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 g。过滤,滤液中无Cu。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为0.400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残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铁 B.滤液中可能含有Fe C.原混合物中n(Fe) > n(Fe2O3) + n(CuO) D.原混合物中铁为3.36 g
3+
+
2+
一定条件2 K2FeO4 + 6 KCl + 8 H2O
非 选 择 题(共60分)
21.(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1)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是因为铝表面发生了 ▲ 。 (2)MgO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 ▲ 。 (3)新制氯水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 。
(4)由NaAlO2溶液制Al(OH)3适宜选用 ▲ (填“稀H2SO4”或“CO2”)。 22.(6分)按要求进行计算,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32.0 g O2和2.0 g 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 ▲ L。 (2)等质量的CO与N2所含的原子总数之比为 ▲ 。
(3)将100 mL 2.50 mol/L BaCl2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
23.(14分)某兴趣小组为丰富课本所学的SO2性质,设计了下列系列实验: (1)用图5装置制取并收集SO2以验证其氧化性
Na2SO3固体
图5
①实验时为控制SO2产生的快慢,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②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③将燃着的Mg条迅速插入集满SO2的集气瓶中,发现Mg条继续燃烧,则反应后生成的含硫物质可能是 ▲ (填化学式)。
④若将集气瓶换成盛有Na2S溶液的广口瓶,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淡黄色浑浊,经测定,产物中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酸式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用图6装置验证H2SO3比H2CO3酸性强
Na2CO3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试剂X 澄清石灰水
桑水
图6
SO2 NaOH溶液 浓硫酸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学期检测试题 docx



